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6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73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269篇
人才学   15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024篇
理论方法论   444篇
综合类   6465篇
社会学   489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670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876篇
  2007年   751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625篇
  2004年   614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390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现代文学史上 ,至少存在着以胡适和鲁迅为代表的两大短篇小说文体观。鲁迅从人类思维运作的角度 ,将短篇小说看成是塑造形象为中心的 ,从现实到文本的审美与转换。这是一种更为成熟的文体观。  相似文献   
992.
叶舟作为近年来活跃于诗坛的西部诗人,他的诗作所呈现的独特的风格特色被许多批评家所提及,本文试图以叶舟诗歌的创作文本,从宗教性、民俗性、地域性、现代性和语言的速度感等方面分析其诗歌创作的审美特征,以期对其诗歌做一个宏观分析。  相似文献   
993.
具体的审美体验产生于美的形象的形成过程之中,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也可理解为审美主体的自我欣赏,即个体的人站于族类立场上的孤芳自赏。审美主体通过感官与想象从对象世界中体验到自身的生命活动,成为对象性存在和对象的“生命表现”。而以偷窥为视角,作为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契链点,它们之间的和谐则为之打破。偷窥中的体验冲突是它内在的关系模式,故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则以心灵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一方,以心灵的产物为另一方,二者之间的对立程度的深刻和尖锐使任何消除这种对立的希望都变得沉重起来。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传统美学在传统的自然思维支配之下缺乏真正的反思思维。这里基本的审美形态是“天人和合”;事物之谓美本质上在于它体现了与“天”或“道”,即作为本体的绝对自然之符合;美的主观性意义完全没有被意识到。佛教心性论的传入和渗透,使中华民族具有了一种真正的精神反思。隋唐以后文艺(尤其是诗歌)就有了一种与传统显著不同的审美经验,即所谓“心境交融”。“心境交融”的审美经验结构建立在反思基础上,它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是直接来源于禅佛教的精神反思。  相似文献   
995.
审美价值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和社会风气的扭转两个方面。对于前者,其重要性表现为它有助于自然美的发现,并指导人类对自然实施解放性征服,最终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后者,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它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维护社会安定,净化人文环境。审美在转型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996.
当货币这种用于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愈来愈不可少的对象物时,就会形成相应的货币观念,并成为影响人生存、发展的观念和情感的重要因素。既然货币和货币观念成为影响人的情感的重要因素,那么这种影响也会波及作为情感的语言艺术表现的文学领域,即货币观念的变化也当引起文学表现形态的变化。然而,货币观念与文学表现形态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却是至今尚未明了的问题。本文从货币观念入手,探讨不同货币观念的生成及其对人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和文学表现的影响,意在说明货币观念与文学表现间的联系。在这一探讨过程中发现,在明代后期商品经济发达的城镇中,出现了由农耕货币观念影响下的农耕文学向商业货币观念影响下的商业文学转型的趋向,其间产生的市井小说就是表现这一转型趋向的文学载体,体现出与以德礼为中心、以稳定平和为特质的农耕文学所不同的以财色表现为中心、以寻新求变为特质的商业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997.
张春泉 《学术论坛》2005,(2):138-142
修辞是一种"以达到社会性的传达作用"为价值取向、以语言为美的载体的关于美的艺术。修辞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为审美价值的实现。由语言到言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形成特定的语言美,是为有效修辞话语的特质。有效修辞话语的审美效果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性。所有这些使得修辞审美体现出一定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998.
“实践”作为艺术人类学基本的研究理念和路径,它在延续文化人类学既有“实践”概念的同时,更是以解构与建构辩证的统一生成了自身独特的内涵,使得艺术和审美研究突破既往抽象空洞的研究模式,真正切入艺术和审美的具体层面,从而消解了抽象和具象、思辨与经验的两极对立。抹平了主体和客体、艺术和生活的边界,刷新了美学和人类学研究的问题视域,最终赋予了艺术人类学在方法论上的根本依据和学科张力。  相似文献   
999.
在幸福的认识上弗洛伊德和马尔库塞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在现代性困境中表述和反思现代人的幸福。区别在于弗洛伊德幸福的旨归是本能的转移和满足.马尔库塞则是以审美的方式实现人的幸福。后者继承和超越了前者。幸福的含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在审美特征上,浅草-沉钟社以其"柔婉"风格在同期社团中显示出其独特性.这一风格的形成是其自觉净化情感、使自然情感审美化的结果一方面,他们拉开创作主体与情感客体的审美距离,把内心情感当作对象来体验和玩味,并藉此对之进行重新理解和评价;另一方面,他们自觉追求情与理的统一,将哲理性探索与形象创造交融在一起,用理性制约、净化情感,从而使其创作显示出了幽婉的情感质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