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1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五四时期,毛泽东、恽代英分别是湘、鄂两省的学生运动领袖,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中,他们相互支持、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赤诚的爱国主义和崇高的理想追求思想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2.
恽代英日记(1917-1919)》里有非常丰富的阅读史的内容。青年恽代英正是通过阅读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间有着即时性的互动。他读西学书多于国学书,读报刊多于书籍,其知识修养更多来自基督教青年会而非理学家。1918年因丧妻、大学毕业等事,恽代英在阅读上发生一些变化,但这三年里《新青年》一直不是阅读次数最多的刊物。  相似文献   
13.
恽代英是我党早期创新人才的代表。本文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运用个案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心理历史学研究等方法,对恽代英进行创新人格探析,既是创新研究的深化也是对恽代英研究的拓展。恽代英在品德、意志、智慧三方面构成了“金三角”人格模型,形成了其独特的创新人格,这与其在早年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胸怀“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的崇高理想信念,注重自我修养、自主学习,身体力行、勤于实践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对恽代英成长历程的分析,为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最近十年来,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思想的研究,学术界业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关于恽代英哲学、教育、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相关探讨.与此同时,亦有学者尝试着从恽代英与毛泽东等人之间的比较,以及从社会史角度等方面人手,以此丰富对恽代英思想的横向研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随实践发展不断开拓着崭新的境界.作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恽代英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恽代英强调文艺创作者的情感修养,阐明文艺功能反帝反封建反消极的历史内涵,明确文艺的人民导向.他的文艺思想体现出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特征,对于推进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具有坚持人民中心立场、尊重特殊发展规律、深化理论创新等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锡敏 《河北学刊》2001,21(5):110-113
恽代英在“五四”前后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后,倡导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道德原则,推崇无产阶级的理想人格,主张把个人的恋爱婚姻家庭与推翻旧的经济制度联系起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阶级争斗》在我国翻译历史长河中是一座丰碑。文章梳理了恽代英的翻译活动,并从词义的选择、褒义与贬义的处理、术语(概念)的翻译、长句的处理等4个方面分析恽代英《阶级争斗》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沙健孙 《中华魂》2004,(6):62-62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两大主题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必须面对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与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中国相比,帝国主义列强在经济力、军力等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革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恽代英同志,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相当丰富的关于青年学生教育的思想.通过对其青年教育思想的研读,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到了几点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会员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社团之一。王光祈和恽代英都曾是这个著名社团的成员。王光祈和恽代英之间的相识与交往几乎都是围绕少年中国学会展开。他们在“五四”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为着创造一个光明的“少年中国”的共同理想而相聚,但终因彼此思想的差异,在社会影响之下做出了个人不同的选择。两人在探索中国出路方面的思想分化,也为我们了解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与瓦解提供了很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