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425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1042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已然成为新时代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结合数字治理理论和赋能理论,通过对福州市鼓楼区“一线处置”社会治理改革的实践考察,描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数字技术赋能的一些实际情境、动态过程和多元网络,尝试搭建数字技术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之间“赋能关系”的分析框架,挖掘其生成逻辑与运作理路。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包括技术赋能、结构赋能、情感赋能三个维度,围绕资源整合、治理闭环、规则约束、权能平衡、协同共生、动力激活、情感扩散等内容,为打造高质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2.
农民动员缺位和参与性不足的“最后一公里”困境是制约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项目制供给中的政府包揽代建模式内含着行政替代组织的实践逻辑,会由于基层村社组织的失语和脱嵌陷入动员困境,引发项目进村实践梗阻。“赋能型供给”的基层创新实践是对政府包揽代建模式的优化,实现了从“替代组织”到“赋能组织”的逻辑演变。地方政府能够在项目分类基础上,优化项目进村的建管制度,将小微项目下放到村社内部,由行政村和村民小组进行自主治理。“赋能型供给”是政府以村庄对项目的依赖性为基础,通过适度放权和有节制的行政干预,从资源、权力和规则三个层面,以属地化包干、约束型自主和制度化参与实践机制为基层村社组织进行综合赋能,使其成为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联结中介和动员载体。通过重塑国家—基层村社组织—农民的互动结构,形成一个可以深入农村社会进行强动员的基层组织体系,有效化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升公共品供给效率。“赋能型供给”创新实践为项目制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一个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23.
数字经济时代,公司在发展中出现了区别于传统治理的新特征,公司数字化转型遵从“数据赋能——技术驱动——治理变革”的逻辑,促使传统的代理成本和信息鸿沟矛盾出现了缓解的可能。在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后,传统理论所依据的基础条件受到各种侵蚀,原理论已然不能周延诠释新的治理现象,数字技术等新要素介入公司治理结构,使得公司治理内部矛盾呈现方向变化,共享与协同成为今后公司治理的逻辑落脚点。面对变革,公司法在修订过程中有必要做出积极的回应,通过解释、调整或规范诸如网络投票、电子股东论坛和电子委托书征集等数字性创新行为,进而激发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热情,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为构建与时俱进的公司治理新范式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4.
基于TOE分析框架,构建了包括8个观测变量和30个测量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检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效果。通过对14个农业农村部评选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能够重塑乡村治理场域,实现乡村治理结构再造,拓展居民参与渠道,赋能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从而助力乡村实现有效治理的目标。但同时,数字技术也会造成一定的乡村治理负担,表现为数字技术的功能“收缩”导致内容生产的行政化,数字技术的社区分化引发内容生产与需求的分离,数据指标硬化和治理内耗引致数字技术的悬浮化,治理主体间的数字鸿沟导致数字技术的挤出效应。为此,需要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重新审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超越对“数字技术”过度技术化和行政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5.
王丽莹 《国际公关》2023,(3):128-130
近年来,我国各地竞相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进行创意产品开发,进而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了区域发展,形成了区域文创对区域发展的赋能。在此背景下,对区域文创开发案例进行研究,剖析其开发形式和路径,探讨区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区域发展赋能的作用,并提出文创开发应遵循符合区域文化、贴合受众需求、反映区域发展的原则,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6.
端砚作为文房器物,对历代文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历史长河中,端砚引兴文思,文学赋予端砚以文化品格,并在交汇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端砚诗、赋”作品。本文由此开展,重点从“天地之精——端砚诗赋中的生命精神”“巧匠——文质相杂的工艺观”“守拙——端砚特质与端人品行”“比德——流光溢彩的石品与人生德行”等四个方面凸显端砚诗、赋中所蕴含端砚精神及其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27.
算法推荐作为开启信息传播新纪元的前沿技术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智能化变革和创新性发展。算法推荐与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强大关联性,即在理论逻辑上产生契合、在价值逻辑上形成互契、在技术逻辑上呈现耦合。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依托算法推荐的技术优势,聚焦教育信息的“供给—过滤—推送”环节精准发力,也可以瞄准教育过程的“识别—定制—评估与调适”环节精准施策。具体来看,就是既要以数据画像为依托,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多元化需求以及个性化问题的精准识别;又要以受众本位为基点,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话语与环境的精准定制;还要以全程跟踪为抓手,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评估与调适。  相似文献   
128.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重要的赋家,他的赋美学意识和思想对魏晋六朝赋美学具有开启性的历史意义,他明确把赋文学的本质定义为对赋言之美的创造,赋家对赋言之美的创造也即是赋家对赋之意象和气韵的审美创造,强调慷慨悲壮是赋美的基本精神。他将审美之赋从价值论方面定性为小道,反对赋文的审美创作可以令赋家收获自己生命的不朽,他的赋观在这一点同曹丕的文章不朽论直接对立,对立的背后,隐约可见曹植同曹丕在政治上各自处境、位势的不同,正是这种不同决定了他们对赋文创作是否具有审美救赎功能有了各自不同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9.
古人名物就为物赋予文化内涵,雁亦是如此。在上古的典籍中,雁就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意蕴,或寓意祥瑞与纯正,或象征礼仪与秩序,或譬喻懿德与壮志,抑或寄寓感慨,抒发生命体悟等。雁赋主题从一开始就汲取了中华文化中关于雁的文化蕴涵,且在后世雁赋中一脉相传。就雁赋主题而言,中古雁赋集中于生命体悟和羽仪之美两个方面,唐代雁赋主要承袭了中古两大主题而略有变化;宋至明清时期,在因循之外又增加了新的主题即故国之思、家国情怀和游子思妇。在雁赋主题的流变过程中,有诸多的因循和回溯,主要体现在共同的价值取向上,同时又呈现出历时性的变化,在融合、探觅中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30.
赋是我国古代特色鲜明的一种文体,兴盛于汉代,衰落于近代。从比喻审美的角度看,汉赋中的比喻能够再现自然美,昳丽铺排,讲求修饰,辞藻华丽,气势恢宏,具有宏丽美。魏晋南北朝时期,赋中比喻突出自然美,彰显内容美,具有形象美。唐宋时期,赋中比喻凸显通俗美、情感美和形式美。金元明清时期,赋中比喻巧妙选择喻体,突出形象美;寓情于景,抒发情怀,具有情意美;比喻与其他辞格合用,结构精巧,富有形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