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2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581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224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066篇
理论方法论   456篇
综合类   3867篇
社会学   629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情境”教学的几种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情境环境,探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英国法律史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1066年“诺曼征服”虽造就了一个相对强大的王权、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法律统一,并由此而极大地改变了英国法的发展进程,但征服事件本身并未割断英国特有的法传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形成的以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多元异质的司法体制、“法律至上”的法观念均为“诺曼征服”以后英国法的发展提供了特有的法律素养和法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23.
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的实质意义给与 :主体建构对象就是给与对象意义。这是讲求读者建构 (再创造 )文本意义一路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4.
信息查寻行为的认知心理学模式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凡迪  范立国 《理论界》2004,(3):174-175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查寻与获得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素质,因此,对于受众的信息查寻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成为当前各相关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对受众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在如图书馆学、情报学中早已开展,但将重点放在个人对信息查寻时的心理行为与确认决定行为因素的研究却最早始于1959年威斯特利(BruceWestley)和巴罗(LionelCBar-row)。快速发展的信息环境,受众信息查寻行为范式的研究问题受到了心理学、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在这其中基于认知心理学模式的构建,更为追寻受众信息查寻行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提供了独…  相似文献   
25.
对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兹的代表作<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进行文本解读发现:该著所反映出的严复能力观对当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严复认为中西方的关键性差别在于能力,而隐含其中的是以能力为导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方面的差距."-3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有必要吸收严复能力观中的思想精髓,以国家能力建构为着力点,以公民启蒙为社会基石,以突显公正为其内在灵魂.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而言,努力实现国家能力与公民自由问的平衡是达致善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生命叙事把对人类肉身生存境况的关怀逐步推进到类似宗教境界的精神追求;它描述生命从物质到精神的孕育、产生、冲突、升腾的变化过程,是在对生命现实反思基础上的想像和升华。生命叙事的起点及归宿都是对蓬勃的生命状态的渴望和追求,它把叩问人类心灵的意义、建构理想的生命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7.
党政关系模式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也最终决定着中国的政治发展,因而如何理顺和规范党政关系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现代国家建构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轴,其与中国的党政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因此,运用"现代国家建构"这一理论框架对我国党政关系演进历程进行分析,既可以梳理出我国党政关系模式演进的轨迹,同时对于当前我国党政关系的调整和理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
"陌生化"与"亲近化"是不同话语体系、不同文化心态的产物。"陌生化"与"亲近化"是相生相克、相斥相引的两大"力场",是对峙而又聚合求平衡的"两极"。在它们相斥相吸的运动过程中应该有一种平衡状态——"明悟化"来制衡聚能。"明悟化"就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29.
空间与时间是人类立存于世的基本感知概念,而手机媒介的普遍使用正在重塑时空结构。手机媒介以其随时随地跨越时空沟通这一原始特点,一方面帮助我们形成把握世界的感觉框架,另一方面,这一"以时间消灭空间"的媒介也令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传统概念产生"内爆"。手机媒介带来空间感觉的变化、建构私人空间、便利公共空间与私秘空间的自由切换、营造虚拟空间-手机社区,本文从这四个维度探讨手机媒介是如何通过对空间结构的重塑来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并且又成为我们经验的一部分这一重要而持久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0.
鲁迅的某些言论致使许多人认为鲁迅彻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选取儒家传统思维方式这一视角,从其终极目标(中庸)、对象化(仁义礼智)、实现途径(人道)三个方面剖析鲁迅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策略,以及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心参与,试图论述鲁迅思想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