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9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管理学   836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307篇
人才学   379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3328篇
理论方法论   582篇
综合类   8332篇
社会学   1510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424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847篇
  2012年   953篇
  2011年   1119篇
  2010年   1029篇
  2009年   1104篇
  2008年   1183篇
  2007年   864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702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二十四岁时,我还有大把的光阴可以浪费掉。但我遇到了尹朝晖。一个开着灰色奔驰车、长相薄凉的有钱男人。不但有钱,还有才。我遇到他的时候,他是画家,开自己的画展,我不知他是有钱人,是几千万资产的老总,否则我不会春心大动。  相似文献   
992.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力求对此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我们不妨这样诠释作文:作文是记录真实生活的体验,是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试图对《教长的黑面纱》的故事情节、词法、音韵、句法等四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探索该小说的语言特征,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欣赏这一文学名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以议论入诗是白居易诗歌的普遍现象,具有教化性强、情感直切、形式单一的特点,具有提炼主题的结构功能,是诗人思想情志的体现.它的形成与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有密切关系,体现了中唐士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对宋人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库切近作《凶年记事》以书中主要人物C先生为视角,深刻揭示了当今社会民主进程中有关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霸权现象,大胆挑战了普世的理性法则和价值标准,对人们的心理乃至生理上产生的矛盾和困惑做了客观深入的描述。平行发展和交替的多重叙事线,在对立和互补的叙事背后呈现多层次的阅读视野。在对当今黑暗世界的拷问中,库切开启了读者思想的闸门,并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度的反思唤起了人类对理性价值的思考和对各种隐性霸权的批判。  相似文献   
996.
草原和马作为草原民族的文化象征,常常以自然意象出现在草原民族题材电影中,形成了草原民族题材电影中具有特色的草原和马文化.主要探讨作为意象,草原在影片中采用的常见的叙事手法以及马在影片中体现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997.
鲁迅的《野草》以浓郁的象征手法展示了一个个奇异的意象。在这些意象中记录着鲁迅心灵的奥秘,折射着他丰富的情感体验。无论是落尽了叶子的枣树,还是那彷徨于无地的影,都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象,而是蕴含着鲁迅生命中所体验到的寂寞感、虚无感以及荒诞感等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受教师的个性品质、人格魅力和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重要的是,大学生的接受效果与程度受其介入规律(需要驱动,认知过滤和情感参与)调控,并且是以这些方面的综合力量投入和参与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全面把握大学生介入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其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9.
鲁迅小说《铸剑》在文本内部表现出鲜明的读者意识,它将故事表面的通俗生动与深刻的思想意蕴有机融合,故事结构逐步递进,复仇意旨渐趋强化,但结尾处陡然一转,复仇的意义颓然瓦解。同时,小说始终贯穿着看与被看这一源自电影叙事的修辞,文本的意义在更为丰富的层面展示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00.
若谷 《现代妇女》2010,(9):38-39
40岁,对很多女人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数字;40岁,对女人的意义可能是眼角的皱纹、松弛的皮肤,是婚姻的寡然无味,是职业的倦怠和困惑期……而对一个40岁依然未婚的女人,恐怕会是一种罪,一种和亲密能力有关的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