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曹禺的戏剧世界是一个爱女的世界。对女性的理解、同情和尊敬使他能够不受男性话语霸权的影响,不受传统观念所束缚而创作出一系列鲜活的女性角色。剧中他淡薄了由社会制造的名分、贞操、道德伦理等观念,用人性化的笔书写女性的生存境遇,剖析了女性悲剧实质。本文以繁漪为个案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2.
李碧华的《青蛇》在叙事上体现出一种特立独行的香港文化图景,文本渗透出的情色冗杂正是中西文化的交点和绚烂之处,隐约看到无意识的流动演变。作为一个地道的香港作家,对于中国传统民间传说《白蛇传》的颠覆叙事体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文理解和关怀。  相似文献   
83.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虽身处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两位作家将两个人物置于当时真实的现实中,对人性中欲望、贪婪、虚伪、背叛、欺骗等诸多弱点的探究却异曲同工。我们之所以记忆了这两个人物,是因为她们残酷却又分明真诚地撞击着人性的底线。  相似文献   
84.
<桃花扇>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作品的实录与识断.叙事客观真实,直而能断,具备了史家之笔法和<春秋>之义断;其次,在于剧作的意味与形式所产生的诗意.男女主人公首次以普通人的身份承担起兴亡的关目,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文化诗意是南明陪京文化的主要两翼.此外老礼赞形象的设置、<余韵>出的"山外山,水外水"均加强了剧作的诗意.再次,剧作以国家观念对晚明以来个体、情欲与国家的关系、忠君与忠于国家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新的审视,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85.
严歌苓的小说《雌性的草地》描写了在20世纪那个“红色的年代”女性知青像男人一样放牧军马的艰苦生活,展现了她们遭受人性摧残的悲凉人生和不幸命运。虽然女知青们都相继戏了“崇高”理想的祭品,但是在被“雄化”、“物化”过程中,她们仍旧表现出对女性身份的渴望,悲情地呼唤着“雌性”。在这些女性牛命中,人们仍能清晰地看到她们身上那抹...  相似文献   
86.
本文简述《洛丽塔》小说的故事梗概、人物情感变化和出版遭禁及发表的主要原因,并对小说独特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探究了《洛丽塔》如何不同于一般的色情小说而成为现代经典之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7.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而禁忌之恋是人性追求自由与社会要求建立秩序相冲突的产物。中外著名文学作品中的禁忌之恋有多种类型,其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往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追求美好的爱情是人的自然本能,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无论社会如何进步,人类都需要法律的约束和伦理道德的制衡,毫无底线地追求自由、放纵情欲的结果必然使人类走向毁灭,而如何把握好理智与情感的尺度、如何在人性解放和社会秩序之间建立合理的平衡则是我们永远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8.
艾略特的诗歌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的精神幻灭,在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荒原》是其典型代表作,时代背景的昏暗决定了作者诗作风格上的沉郁和晦涩,他将情欲和死亡这两个词完美的演绎在"死者的葬礼"、"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和"雷霆的话"这5组诗歌之中,以文学艺术的手法将这两种人性特点加以归纳,全诗以情欲和绝望的死亡气息来发人深思。回忆、斗争、绝望、死亡都成了逼促情欲的方式,然后情欲最终送一个人走上死亡。分析和探究《荒原》中人性的艺术化表达,将让我们更深的熟悉作者、了解时代背景,并对当时人性存在有更深的认知,为我们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知虑、情欲两个方面,对先秦的心理健康思想进行论述,论证了在心理健康这个领域,中国古代不是一片空白,而先秦时期为整个思想研究之源。  相似文献   
90.
在宋钘以"情欲固寡"人性论为基础的理欲观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与俭节宽恕和心怀天下的博大情怀并存,具有重要的批判继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