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45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美国十九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更生以其神秘的身世,热烈追求的情怀和卓越的诗作,震惊了二十世纪的读者。本文试囹对她的艺术人格、美学观点,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坦率的挖掘和探究。  相似文献   
52.
在长期的希望和绝望之矛盾煎熬中,鲁迅通过对"希望"的论证进行了思想的自审,引发了关于"希望"的三个悖论,并最终在"虚妄"哲学中凝定了以行动超越矛盾的姿态。希望的第一个悖论:以希望之盾抗拒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但盾的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希望"的第二个悖论:希望仍可寄托于正在进行的年轻人的青春,尽管是"悲凉缥缈的青春",然而可怕的是:"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都衰老了"。"希望"的第三个也是最为彻底的一个悖论:一直针对"暗夜"的"希望"和"绝望"的纠缠,因"暗夜"的并不存在而失去了对象。  相似文献   
53.
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曹禺的《日出》,都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女性出走后堕落的故事,但是这两个故事恰好前后承接,互为文本,演绎了女性出走后,因经济原因受诱惑而堕落,在堕落中必然走向死亡的全过程,由此传达了两位作者对女性问题的不同思考。  相似文献   
54.
本文试图通过文本阅读的方式解读《长恨歌》,透过王琦瑶的人生,展现了现代都市的背景下普通阶层的魅力女性的精神及情欲困境。文章还指出这种哀婉叙事对于传统的继承,而女主人公的悲剧在于古典美与爱的错位对于人生的双重失落。  相似文献   
55.
你们已盟定婚约,婚期指日可待,可是当你正陶醉在即将为人妻的喜悦中时,有一天,你却不小心发现他的情感出轨了,你震惊,迷茫,痛苦,愤怒,婚姻的大门仿佛在一瞬间关闭了。当我们经常把目光投向婚姻中的外遇时,殊不知,另一种外遇——未婚外遇——也常在我们生活中发生。他(她)未婚外遇后,面对山河将倾的感情,你究竟该怎么办?难道外遇的幽灵竟无处不在吗?  相似文献   
56.
57.
丽丝·莱辛的《特别的猫》表面上看是写猫,其实是写人,尤其是写女人,体现了作者关于女性的独到思考:女性情爱诉求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认知上的狭隘是女性走向独立自我的障碍;女性之美,美在自然.  相似文献   
5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野草》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本。很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索,但依然有许多问题待进一步研究。《秋夜》是《野草》的第一篇,对我们从诗学和思想内涵的角度理解《野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秋夜》是鲁迅审美创造活动的呈现,它是作者心物交融的产物。“心”“物”之间呈现出动态互动关系,它表现出一个有规律性的交替变化,这构成了审美活动的内在节奏。这一节奏由三个节拍构成,每个节拍构成如下:物→心→物→心→物。就其思想内涵而言,是鲁迅对未来想象的消极乃至绝望;整个诗篇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对话性和复调性。  相似文献   
59.
杜丽丽 《社区》2014,(28):8-10
2010年3月23日早晨7时20分,正是福建南平实验小学学生入校的高峰。本来站在校门口的郑明生,突然持刀刺向了正在等待上学的孩子……55秒,8死5重伤。这起发生在4年前的恶性案件震惊全国。  相似文献   
60.
周春艳 《东方论坛》2005,(1):49-50,82
中国文学史上的女性作者的作品或者描述女性生活的作品不绝如缕,其滥觞可说始于<诗经>.有一种趋势或者并未引起注意:<诗经>荟集女性作品之多,作品对女性生活反映之直朴、大胆、奔放,为后世经典作品所不及.这种景观在整部文学史上呈衰减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