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乐钧是乾嘉时期诗、词和小说都有所建树的作家,而文言小说集《耳食录》则足以代表乐钧的最高文学成就.《耳食录》讲述了近两百个大小不等的故事,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其中既有传奇小说又有笔记小说.从题材的角度入手,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对《耳食录》的思想内容作一探析,归纳出批判类、劝惩类和爱情类三种.  相似文献   
72.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岗位廉政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倡廉教育的创新和拓展。通过对岗位廉政教育的基本原则、关键环节和基本特点的探讨,旨在探索党员干部岗位廉政教育的途径,建立一种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开展廉政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定位"建设",并由此成为党的基本建设内容,此举不但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就如何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简称惩防体系)与内部控制体系(简称内控体系)虽然属于不同领域,但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5.
康国章 《殷都学刊》2007,(4):107-111
中国早期的小说主要是用来补正史之阙和崇艳猎奇的,从唐传奇开始,小说的劝戒功能开始被重视。明代中叶以后,小说理论家与小说作家为了抬高小说的地位,有意识地加强了小说的劝惩功能,在他们看来,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的劝惩功能要超越其他一切文化形态。明末的拟话本小说深受小说劝惩论的影响,因此也生发出一些独特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76.
“尚廉”是康熙治国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他保持社会稳定、统治巩固、政治雍熙、民生安乐的根本方略,对现实社会有可资借鉴的价值。“俭以养廉,侈以成贪”,由朴至奢,不可不禁;“官以清廉为本”,“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贪官之罪,断不可宽;“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澄清吏治,端本澄源。  相似文献   
77.
王殿臣 《经营管理者》2013,(17):308-308
就当前国有煤矿而言,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监督约束等方面下大力气,切实筑牢思想防线,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8.
廉洁文化是一种以廉洁为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是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载体。企业应始终把廉洁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按照中纪委、关于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到企业整体工作之中,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干部、员工共同参与的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格局。本文就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79.
陆敏 《金陵瞭望》2009,(6):53-54
2008年,六合区纪委、监察局以整体提升反腐倡廉建设水平为目标.倾力服务大局,注重制度创新.不断加快构建与六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配套的惩防腐败体系.竭力为全区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提供纪律保障.连续第3个年头以全市区县考核第一名的位次被评为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80.
<后西游记>是一部深刻反省人类文明发展与衰退规律的小说.它以佛教徒西游求取"真解"为线,对迫害、打击佛教的儒家主流文化进行了嘲笑和批判,并指出出现这种文化迫害的社会根源,在干佛教传承发展过程中,信徒自身出现的贪腐现象和对佛教真实理念的根本背离;而一切文化陷入困境之源,则大多关乎人类内心深处的"贪嗔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