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20篇
理论方法论   127篇
综合类   2040篇
社会学   1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随着科技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优势 ,但同时要注意科学地运用 ,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32.
祝治国 《理论界》2006,(9):115-117
本文试图从叙述学角度对调查性纪录片进行解剖,通过对《60分钟》和《新闻调查》的分析,对调查性纪录片的叙述模式进行分类归纳,寻求调查性纪录片提高讲故事的水平及扩大吸引张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3.
针对文学评论界对杨朔散文创作提出的质疑问题,采用艺术审美分析与具体作品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杨朔散文所具有的诗的意境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从而得出了杨朔散文具有长久艺术美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4.
陶诗不同于典正无味的玄言诗。他的诗能将玄理与生活中的审美意象融合,使哲理有了依凭的对象,借运转不息的自然道出人生的思考,揭示短暂与永恒、动与静这亘古不变的宇宙之理。陶诗吸收了时代的精华又超越了时代,借日常生活化的意象表达了深奥的玄理。  相似文献   
135.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用艺术来表现自然,用自然来隐喻人生,从人生又回到自然和艺术,使艺术人生化,又隐含着人生的艺术化,从而创造出山水诗画独特的中国式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36.
叙述者的话语表达和价值判断的可靠与否反映到叙述学中就是叙述者可不可靠的问题.叙述者的不可靠既是作家在创造时赋予叙述者形象的扑朔迷离,也是读者在阅读后分享到故事情节的淋漓尽致.不可靠叙述不仅是叙述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更是西方叙述学研究的核心环节.二十年来中国学者尽显纷呈后国内不可靠叙述研究欣欣向荣,在对不可靠叙述的理论译介、理论定位、理论实践和理论范畴研究上都取得了灼灼业绩,其中译介工作的全面系统、文本阐述的独特新颖和研究活动的薪火相传更是国内研究所呈现的主要特征.但是伴随着研究热潮也存在着理论机械地与西方相适应、“两张皮”、“新瓶装旧水”等窘境,研究的阙漏呼吁着国内的学者们仍需在多方面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137.
莫言的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之间存在着某些人物、故事情节和意象反复出现所形成的自涉互文性。这种互文性呈现为后文本对前文本的增补或改写,因而具有小说叙事学的功能和价值。在其不同的小说文本中,"莫言"作为叙述者的现身说法或后文本对前文本的提及、重述,在某种程度上又构成了小说的元叙事特征。这种互文性还具有文本间的对话性质,产生的是不确定性与增殖性的意义。自涉互文性凸显了莫言早年以饥饿、孤独、屈辱、恐惧为核心的苦难记忆与生活经验对其"高密东北乡"文学(小说)王国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8.
汪曾祺小说与书画二兼。其小说创作中融入了绘画的诸多内涵,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借用不仅体现于汪曾祺小说的艺术技巧上,而且渗入其小说观念、结构方式、意境设置等小说本体方面  相似文献   
139.
李兴阳  丁帆 《天府新论》2013,(3):150-155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流动农民”叙事,是最引人瞩目的叙事现象.乡土作家作为叙事主体,其不同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叙述选择,使被表述的“流动农民”及其流动经验和城市体验呈现出斑斓驳杂的文化色彩与复杂多变的精神向度.如何理解和评价现代城市文化与前现代的乡村文化,如何理解和评价“流动农民”遭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历史意义及其各种悖谬,所有这些现实矛盾与疑问,都给中国作家尤其是乡土作家带来了价值选择的巨大困惑.  相似文献   
140.
在中国当代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 ,“史诗性”是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但在 80~ 90年代的文学中 ,反史诗性是先锋文学和新历史小说解构宏大叙事的基本策略之一 ,它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中另一种历史叙述。本文论述了反史诗性的三个主要表现 :质疑客观真实、颠覆英雄神话和消解庄重风格 ;主要结合新历史小说 ,论析了文学转型中小说家的历史观念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