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6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1014篇
社会学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本文就王昌龄“三境”说、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境与境界的关系、意境的现代化与世界化等当前意境研究的重大问题 ,与王振复、叶朗和王文生等先生商榷 ,发表了自己对于以上问题的诸多独到见解 ,以推进和深化意境乃至古代文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12.
"真切"与"自然"是王国维意境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他们对应两个最基本的审美范畴"真"与"美"。通过对《人间词话》中所体现的"真切"与"自然"两个维度的演绎,王国维的意境说得到另一种解读。其中意境最主要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在"真切"与"自然"的交织融合中,意图诞生"玄外之响"的审美再想象、再创造空间,其目的直指"天人合一"的圆融和谐胜境。  相似文献   
213.
本文继续探索人类学与文学之间嫁接的可能性。不过,这里不是指以文学活动为审查对象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而是一种人类学的理性观察和由感情介入的文学创作之间的跨界融合活动。这组民族志散文可以看做是人类学里的空间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诗论中的意境概念相关照与参悟的结果。在这里,乡村中的溪流和田地已不再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一种被农民的意识和情感乃至乡村世界以外的力量所塑造出来的文化景观,是他们赖以栖存的意境。在某种意义上,本文所描写的溪流既可以看做是杜尔干意义上的集体表象,又可以看做是作者抒情达志的一个工具。读者可以通过一条溪流去认知一群人、一个社会,乃至作者自己。而从文学角度论,则采用物线法,即通过一条河流把人、物、事串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214.
电影与建筑因为彼此掌控着清晰的空间与时间结构而不断地靠近并结合,从某种层面上看建筑是凝固的电影,电影是消解的建筑。本文以华莱坞电影为研究文本,以中国传统"意象与意境"理论与媒介地理学为切入点探索华莱坞电影中的中华古建筑,紧扣"建筑意象"与"建筑形式"这两组表现元素,观照并剖析华莱坞电影与中华古建筑的交互作用,从而建立一种解析华莱坞电影文本与创作主体由平面走向立体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15.
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驱使下,杨朔散文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在具体的操作程序中,选材与提炼、意境与氛围,是杨朔散文凸现其既定思想目标而又最具有独特性与创造性的重要环节。杨朔因此使自己散文创作的艺术追求适合了当时时代的政治要求,因而也就以其“形散神不散”和“寻求意境美”的“诗化”品格成为了“十七年”年散文的典范性文本。其影响是深远的,但正因为如此,也留下了无法否认的遗憾  相似文献   
216.
通过时装创意意境的特点、形成及表现的研究,探讨了时装创意意境的作用和表现方式,提出意境 是时装设计创意的最高境界的论点和时装创意如何表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17.
《雪夜林边逗留》汉译的审美重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雪夜林边逗留》是弗罗斯特的代表作,用词朴实凝练,韵律鲜明精巧,意境丰满含蓄。文章重点讨论如何尽可能地表现原诗的语言风格和审美个性,认为译者必须充分考虑译本对汉语读者可能产生的审美感觉,灵活选择贴近于原诗风格的得体词语,力求最大限度地重塑原诗的意境和整体美感。  相似文献   
218.
意境是诗歌创作的主体,是诗歌美的集中表现,是诗歌的灵魂.在韩汉诗歌翻译中,要根据语境选择精美的词句,或增添、或删减、或替换,要忠实地转达原作的文化意象,渲染情感,创造性地再现诗歌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219.
常潇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6):105-106
文人画具有文学性、哲理性、抒情性,是文人画家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20.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著名抒情短诗。诗人运用了多种语言艺术表达方式及多种修辞方法,谱写了一首色彩绚丽、气势磅礴的西风曲。我们从诗歌语言艺术风格角度对之进行赏析,能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理解诗人所寄予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