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28篇
  免费   1377篇
  国内免费   373篇
管理学   4659篇
劳动科学   145篇
民族学   897篇
人才学   710篇
人口学   203篇
丛书文集   13290篇
理论方法论   2415篇
综合类   24567篇
社会学   2672篇
统计学   920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058篇
  2022年   799篇
  2021年   1187篇
  2020年   913篇
  2019年   1101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763篇
  2016年   975篇
  2015年   1590篇
  2014年   3081篇
  2013年   2604篇
  2012年   3351篇
  2011年   3614篇
  2010年   3239篇
  2009年   3354篇
  2008年   4486篇
  2007年   3122篇
  2006年   2273篇
  2005年   2330篇
  2004年   2035篇
  2003年   1919篇
  2002年   1636篇
  2001年   1464篇
  2000年   1065篇
  1999年   563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的评价方法,对2001年从日本、韩国以及国内相关果树研究所引进到湖南栽培的16个砂梨新品种的生长性状、丰产性能、果实品质特征和抗病性等4个方面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翠冠、早生喜水、早生黄金、圆黄、晚大新高、爱宕、天皇表现最佳,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2.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主流意识形态原有作用机制.因此,研究大众文化生成的经济、政治条件,探索在制度建设和创新前提下,主流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实施引导、作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于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的指导地位,继续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李国山 《中州学刊》2003,(1):148-152
“语言学转向”深深地影响了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进程。本文对这一转向的历史过程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大致地勾画 ,并进而就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发表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4.
农村社区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5.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关键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党的自身建设要从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突出党要管党,扎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6.
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走向了多元化,理论研究的多元化集中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儿童文学的功能性研究;二是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7.
谈毅 《南方论刊》2007,(11):5-5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的最好概括,是十  相似文献   
138.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工具之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挥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9.
提高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 ,是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是我们应对知识经济挑战 ,实现科技创新 ,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迫切需要 ;是我们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大业的迫切需要 ;是我们克服现实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和弥补历史上理论思维传统缺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0.
卞凤玲 《中州学刊》2003,3(3):34-36
由于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分配关系的实质时 ,采用了一明一暗、一主一从的双重视角 ,从而使后人对他的分配理论产生诸多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上 :劳动价值论是不是要素分配论的理论前提 ?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是否是剥削 ?要说明这两个争议性的问题 ,我们必须透视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双重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