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7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59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011篇
理论方法论   308篇
综合类   2646篇
社会学   261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人们的意识形态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新形势下的"人学"研究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任务。《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研究马克思的"现实的人"、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深刻的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3.
21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逐步走向兴盛的同时,也开启了沉淀与反思:首先是理论层面的“断裂”,作为“西学东渐”的舶来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还需要我们自己的研究者展开进一步探索与努力;其次是方法层面的“回归”,女性主义批评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刻意忽视或疏远将造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缺失,这也是以往学术研究所忽略的地方;最后是视域层面的“和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并不是女性研究者的文学批评,双性视域的交融,对进一步研究、发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显得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4.
在明嘉靖时期的宫廷政治中,以"大礼议"为线索,逐渐强化形成关注帝系正统与权力传承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将"大礼议"宫廷政治与"议征安南"的"国际"政治以及统驭土司的地方政治置于同一视域时,这种意识形态不仅影响到中原王朝处理安南国内篡权行为的方式,还引致朝廷对于边境土司权力传承谱系的格外关注。在此种意识形态之下,不同人物、势力经历不同的命运境遇,展示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5.
2012年国际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多国尤其是一些大国将经历"大选年",它们的政权更迭、政府重组和政策调整,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国际关系的运作轨迹。作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重要国家,作为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法国的政治变化引人关注。在5月落幕的法国大选中,弗朗索瓦·奥朗德领导的社会党击败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在时隔17年后重回法国政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剖析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进程演变中起到的作用,深入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民族主义,尝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7.
外宣翻译作为正式的语篇形式,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重要译介输出。它承载源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与受众文化里的各种意识形态相抗衡。本文从政治、经济、审美、文化等意识形态分析了我国外宣翻译中的一些误译现象,从而对外宣翻译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阐述名物化的意义体现的基础,分析药品广告语篇中名物化的使用情况,旨在揭示药品广告语篇如何通过名物化实现某种隐含的态度。分析表明,名物化通过隐含药到病除的观念、彰显药品广告的医疗科学权威性以及预设操纵性信息等方式,巧妙地传达着广告主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杨俊 《领导文萃》2012,(10):60-64
斯大林时代的谢皮洛夫德米特里·特罗菲莫维奇·谢皮洛夫是一位只当了八个半月(1956年6月1日-1957年2月14日)外交部长的苏联政治家。他是50年代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之一,有过短暂的飞黄腾达,曾是苏共中央主席团(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意识形态工作。1957年苏共中央领导层发生了激烈的政治斗争,谢皮洛夫曾被开除党籍,发配外地,没收住房。谢皮洛夫1905年出生于阿什哈巴德,后来全家迁到了塔什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为视角,通过对“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核心因素的梳理,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英汉新闻报道编译的制约机制,并对新闻报道编译者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成为新闻编译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