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13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5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489篇
社会学   191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叶圣陶说:"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是写作的最初动机。"写作是为了抒发生命的感受,文字从内  相似文献   
82.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9,(24):75-75
如果在南京只住一晚.在白天欣赏完山水城林的你,不如换上轻松的心情.去大苹果演艺广场看一场别样的演出吧。  相似文献   
83.
感受程度补语是口语中非常普遍而又特殊的一种语法现象。本文对这一补语类型进行了界定,并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分析了它的特点,试图以此引起人们关注口语常用句式的语法问题。  相似文献   
84.
合肥路径     
许根宏 《决策》2011,(8):96-96
“安徽物华天宝、人文鼎盛,已驶上了加速崛起的快车道。合肥是江淮首郡、吴楚要冲,考察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合肥抢抓机遇、厚积薄发蕴藏的强劲发展势头、打造滨湖新区的恢弘气势、推动产业高端发展的领军优势,时刻感受着厚重的徽文化的感染。合肥在现代化进程中大气魄、  相似文献   
85.
从"作者——译者"的层面上讲,译者总是处于"忠实"与"背叛"的两难境地。而对于此层面上译者地位的探讨也已不胜枚举。而在"译者——作者"层面,不同读者对于译作风格意境的理解及喜好上的差异,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译者的"忠诚"或"背叛"。本文拟以"作者——译者"、"译者——读者"两个层面探讨译者地位问题,并着重在"译者——读者"层面,从读者的感受出发,去浅析其对译者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孟谦 《社区》2013,(12):42-43
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十四区社区,在北京市中心城区东北方向,地处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社区现有2000多户居民。追溯起来,十四区所在的和平街街道,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规划并建成的居民小区。老住户说,这里是与新中国一起诞生的。也许正因为这样的历史原因,在十四区的社区文化中,总是能让人感觉到新中国诞生时的那种健康向上的气氛。近些年来,在十四区社区日益广泛开展的便民志愿活动,已经成了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十四区社区的品牌。  相似文献   
87.
面对同样的景色,心境不同,感受各异。 再美丽的景色,对于失意者、失恋者、失去亲人或其他遭受不幸的人来说,既无心赏景,也感受不到风光的宜人之处。这个时候,一曲哀伤的音乐更能引起他的共鸣,更切合此时他心境的需要,能够缓解伤痛,排遣内心的郁闷。 当事业遭受挫折、生活艰难不堪、情绪处于低谷时,悲观脆弱者,要么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要么低头认输,境况越来越糟。  相似文献   
88.
东特与。建等本皇就是美丽的。有人说过,建筑就是一首哲理诗。在高山之巅,在大海之滨,在东方,在西方,在乡野,在城市,在远古,在现代,点缀着人类文明的沧海桑田。 中国的日月清故宫,日本的桂离宫和伊势神宫,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堡神庙,古罗马的竞技场,欧洲各地的大教堂,建筑舒展着各自的丰姿……追溯往昔,盛衰、哀与荣,引你赞叹;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让人凝思。[编者按]  相似文献   
89.
清明节随想     
一 意念上,我喜欢"清明",总感觉她充盈着清新的春的气氛,简洁着人的无穷欲望,看她、读她、想她,都能够让人净心静气;而对"焦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彷徨事,此物最伤情"的"清明节"却总感悲凉和陌生,情感上也是疏离的,一点儿也不亲切,它不属于我.  相似文献   
90.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本文从“丰富学生的个性感悟,张扬学生的生活个性,抒写独特的感受”三方面叙述了在个性化习作教学过程中,如何包容兼爱,激扬学生的习作个性的做法。这一探究性教学,使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了彰显,习作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促进了学生语丈素养的提升,从而最终获得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