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400篇
劳动科学   62篇
民族学   107篇
人才学   128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875篇
理论方法论   227篇
综合类   3251篇
社会学   1890篇
统计学   28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1062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论立志     
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最重要的是立志把事做好 ,并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02.
在系统可编程大规模集成逻辑器件ISPLSI编程时可不用编程器,用户可直接对目标反复编程。本文介绍了Lattice公司的ISPLSI器件1016,讨论了用ISPLSI器件设计逻辑电路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最后还阐述了ISPLSI器件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3.
一般地 ,“吾丧我”被理解为《齐物论》的主旨 ,“吾”之境或与之相关的“物我”问题是文本中的最高问题。对“吾” ,《齐》文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说明 ,只表明了“吾”的外在样态———“为是不用而寓诸庸”、“两行” ,此时这种外在样态的发出者“吾”显得很神秘。《齐》文存在“吾”和“我”两个空间 ,而以生存论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同样存在着两重境域 ,一是如上所说“我”的 ,一是在“我”之先的 ,而后者 ,是否就是“吾”呢 ?本文在回顾《齐物论》的主旨之后 ,给出了一种解读“吾”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4.
广松涉拒绝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主体—客体二元构架,他将对象性客体解构为显相的所与和意义的所识,而认知主体则被拆解为一种关系性二肢存在,即能知的何人(人称上的"谁")与能识的某人。并且,广松涉突出强调处于认识论客体向度的显相世界中的身体,它并非是一个简单独立实存的物性对象,而是一个在感性对象性的"所知以上"的某种东西,即能知的主体,也就是显相给予所面向的关系性的主体,这是一个物性的身体之上的可以知晓关系性格式塔显相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5.
宋明理学在整合儒、道、佛三教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舍传求经”、“疑经改经”、“六经注我”三个阶段。这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新的千年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在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创建新的中国哲学。创建新的中国哲学,第一步,要回到中西马的原创文本;第二步,发现其理论本身的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产生的问题,对理论的绝对性提出质疑;第三步,在综合各种理论与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再创造,即创建有特色的、全新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06.
陈忠 《人文杂志》2015,(3):113-120
伴随世界文明的生成与转换,城市与伦理历来相互关联、相互生产,城市-伦理生态具有多样性、非自足性、变迁性。当代城市化的深化使伦理与社会的关系,使这个世界的伦理图景与伦理生态,发生了重要改变。分化与纠缠、变化与固化、多样与单一等诸多矛盾表明,当代城市社会正在遭遇深刻的康德悖论式的伦理冲突。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为伦理转换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任务;另一方面,伦理的自觉、现实推进,又将为城市化的规范化、合理化提供基础支撑。建构一种更具语境张力,更具包容性、现实性、此在性、有限主体性底蕴的城市伦理,着力推进此在单元此在空间的伦理化,对城市社会的合理化、可持续具有基础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毛泽东在1942年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隔7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两位中共领导人关于文艺工作的认识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都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作用,坚持文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方向,坚持人民是文化的主体,追求文艺的社会效益等。  相似文献   
108.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机的一次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09.
西人论说与晚清版权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秋季 《江西社会科学》2005,184(8):205-210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西方在华人士发表了许多有关版权立法保护的论说,这些论说打破了中国传统“义利观”对士子的束缚,阐明了版权保护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指出了版权为著印书者自有之权利,政府保护版权是应尽的责任,论证了版权保护对士子经济利益保障、处境改变等的关系,从而改变了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版权的认识。西方在华人士的论说不仅促进了晚清知识界人士的观念变革,也影响了一些政府官员对版权立法的态度,从而为晚清著作权法的颁布奠定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0.
试论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发 《东岳论丛》2006,27(6):135-141
新旧二元对立认知结构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模式之一。然而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却具有独特性、辩证性和科学性,他认为新旧文学在性质不在形式,评判文学性质的价值坐标是真善美和谐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新或旧。建构新文学既要提出旧文学的特质又要提出洋文学的特质,只有以真善美为价值尺度对中外古今文学进行系统研究方能为新文学缔造提供丰富的美学资源。中国现代新旧派小说的评价与创作也要持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观。茅盾在文学上的新旧认知结构对于当下的文学研究、批评和创造仍有启迪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