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11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97篇
社会学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21.
战国策士以"术"闻名,思想秉性却能顺势以去执,毋固毋我,柔顺而不失灵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水性"特色启发感化不可分割.水性文化较之西方文化,重和、重生,且是柔和、动态、互为关联的.策士思维秉承了水性文化的顺和、融通与强烈的生命动态意识等特点,尤其是对物本同性的认同、在处理对立统一的矛盾中,更趋重视事物统一、和合、互融一面的思想方式与行为习惯.策士将水性文化由内在的品格,外化为实用的工具与谋略,并运用发挥到"流而不止"的极致境界.  相似文献   
122.
貂蝉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一种冠服,是国家服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初为胡冠,以金铛和貂尾为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时将它引入赵国,为赵国将士之冠服,是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秦统一六国时,将赵国的这种冠服纳入新王朝,且将它改制成以蝉纹和貂尾作为装饰的帽子,成为皇帝近侍的专服,貂蝉冠遂以得名。至于汉代,貂蝉冠又被文人赋予了雅致幽远的文化深意,被认为寄予了古代帝王对于臣工精神境界和政治才能的诫勉和期待。此后,貂蝉冠一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贵族身份等级的象征。大清时期,貂蝉从官方服饰中消失。  相似文献   
123.
战国楚竹书为研究先秦学术思想史提供了丰富材料。楚竹书对个体的强调,对君子的社会关系即"人伦"的要求显示出逻辑上的承继性。楚竹书所见战国儒家政治理想中通过君子个体到家族伦理关系所表达的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之一以贯之的精神,构建出修、齐、治、平这一传统精神的逻辑发展轨迹。由此横断面所管窥出的政治思想,还能使我们联想到其后长达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的主导思想,似均在这一时期发轫并奠定其主干。  相似文献   
124.
业界新观察     
《青岛画报》2011,(8):38-39
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商业地产或迎黄金十年我们认为未来的十年可能是商业地产的黄金十年。我们再衍生一下,可能不仅仅是商业地产,还包含着其他的一些地产。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消费的巨大潜力,也看到了游资、热钱、品牌要进到中国市场,最好的途径是开店、增加自由资产、加快扩张步伐。实际上都是将来我们对商业地产的需求所在,所以中国在迎来品牌的同时,也迎来商业地产的豪  相似文献   
125.
千载流变     
简单又复杂、低调又深奥,楷书在矛盾与困惑中走过了两千余年。经历了无法逾越的巅峰,也感受过乏人问津的萧条。宋代《宣和书谱》中说:"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确切地说,楷书诞生于西汉末东汉初。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帛书残片中就可看出,早在西汉,有些字如"文"、"信"等即已见楷书笔法端倪。在近年来出土的大量东汉简牍中,这种笔法呈扩  相似文献   
126.
<孔丛子>一书的确带有战国时代的学术特色.本书反映的战国时代的学者皆具有自高、自贵的学术品格,与<孟子>等书的记载是一致的.而"时移世畀"观念,应该是前者的特殊外化.这两种学者品格与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7.
包山简、天星观简、新蔡简等战国楚简中有成对出现的易卦,学术界一般都把这些成对的易卦看做是楚占中变卦的本卦和之卦,把这些易卦看做是卦。但是,这样的结论也存在疑点,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些易卦可能并不是卦,而是真正的卦画,基中的符号可能并不是数字,而是几种不同的记爻符;成对的易卦,也许并不是变卦的本卦和之卦,很可能是两次筮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8.
新旧因素交关的战国时代,其人口流动状况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笔者根据相关史料,对这一现象作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同时对当时社会的剧烈变动状况也进行了适当的论述,进一步提出战国时代的士、农、工商业者的流动有其本质的原因,即土旷人稀的自然状况为人口流动提供了保障,私有制发展不彻底使个人流动显得很容易,宗法制和血缘关系的破坏为个人谋生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9.
以往研究汉语史的论著,都认为"尔"、"汝"在战国时期是表示贱称,而通过考察战国、秦、西汉出土文献第二人称代词"尔"、"汝"、"而"、"若"的用法,得出战国、秦、西汉时期,只有封建文人或士大夫言语对称使用"尔"、"汝"才可能有谦敬功能,在老百姓实际口语中,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尔"、"汝"、"而"、"若"一直都是通称形式,没有谦敬功能。对此认为:以往学者依据的语料是文人或士大夫的作品,而出土文献中有第二人称代词的例句多是当时人的口语,士大夫用语与百姓口语对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从已经确认的战国简帛文字"京"的一种异体出发,系联战国陶文、货币中的两组"京"字的写法,认为都应该释为"京"。第一组作■、■之形,"京"是韩国地名;第二组作■、■之形,"京"表示粮仓。"京"的构形即像粮仓之形。"京"和"亭"是两个不同的字,秦系亭从高省丁声,六国文字从3丁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