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戴望舒诗歌中的女性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是戴望舒大多数诗歌抒情的对象。通过对美感部位的具体描绘和天青色的巧妙运用 ,他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朦胧感和不确定性的女性意象。这些女性意象既是他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外化物 ,更是他主观心灵客观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42.
戴望舒诗歌的情绪特征及其抒写状态是悒郁的,诗境清丽淳厚,二者和谐如一,形成戴望舒诗歌抒情品格的基本向度.诗人以悒郁真淳的心灵存真式抒写完成了"人世写实"的艺术,极具个性价值.  相似文献   
43.
一、朱湘曾任教河南大学考 前"水沫社"作家戴杜衡(1907-1964),于1930年11月30日致好友戴望舒一信函,其中提到他在某校国文系任教,系主任为他们的共同好友浦江清之友,王耘庄之同级"清华"研究生刘节(子植);另一教授则为缪钺(威夷).此外,英文系主任为熊正瑾(洛生),前北平女师大教授.  相似文献   
44.
勃洛克和戴望舒是俄中两国象征诗派的代表,两位诗人虽然在诗学思想上都直接或间接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启发,但是在各自的文学与文化语境及诗人本身的差异中走出了不同的"象征"之路。通过对两位诗人在诗学传统、诗学立场、诗学观念三方面的平行比较,析出其诗学理论的同源异质性。  相似文献   
45.
古巷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是被现在生活原则所默认的,人们总是欣然去接受新鲜事物,渐渐遗忘了旧事物,被遗忘的就会慢慢消失,无声无息。中国古巷,这个字眼反复出现在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或者现代文里,就如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或者是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戴望舒那条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个字眼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无法言语的意味,轻  相似文献   
46.
诗人戴望舒把中国旧诗的意象和西方象征诗派的朦胧意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现与隐藏之间,有节制地把感伤忧郁的内在诗情幻化到《望舒草》中,谱写了一本具现代派意味的、无韵散文化的自由诗集。  相似文献   
47.
戴望舒前期诗歌内在精神的指归 :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在寻找和流浪之间 ,在逃遁和无可逃遁之间关注和探寻 ,形成了独特的诗歌内质和风格  相似文献   
48.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道路,是从沉郁到振奋,从振奋到低沉,这种创作道路,形成了诗人的诗歌创作风格是忧伤、悠长的境界,灵巧、晶莹颤动的组合。  相似文献   
49.
戴望舒诗集《望舒草》所建构的无韵自由诗体正是诗人"为自己制作最合自己脚的鞋子"。在向法国象征派借鉴和探索的过程中,戴望舒以极大的艺术热情找到了法国象征派和中国传统诗学的契合点——诗歌内在的音乐精神。  相似文献   
50.
戴望舒的诗歌里可以看见由于他所处的时代的变革和生活体验的不同所产生的诗风的变化。本文从他的诗作生涯分为初、中、后三个时期 ,而论及各时期的特点 ,指出 :戴望舒是不断地向往理想境界的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