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农村妇女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是17 32万,农村妇女这一社会群体自杀率居我国首位。其中,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以及以土地承包权为首要内容的财产权在事实上的缺失和不平等,是我国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的根本原因。实行农村女童入学直接补贴制度,确保我国农村妇女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确认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保障我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是维护我国农村妇女生存基础和人格尊严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我国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2.
正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当前中国农村的改革,正在发生第二个飞跃,其中股份合作、资产赋权是核心。  相似文献   
43.
在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的特征和背景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城乡联系特征、搬迁特征、农地权属认知、承包地特征等在内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分析框架。根据陕西渭南、安康两区(县)4个搬迁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数据,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较高。若政府给予一定补偿,57.19%的搬迁农户选择退出承包地,说明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已具有一定的需求基础;搬迁农户在安置社区定居意愿较强,但身份认同不足。运用Probit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有城镇定居意愿、城市身份认同及离农程度较高的搬迁农户, 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较强;(2)搬迁农户的农地权属认知对其农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认为搬迁后承包地权益不会受损、承包地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搬迁农户,其退出承包地的意愿更强;(3)搬迁时间和耕作半径增加对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4)已经完成确权、户主年龄较大的搬迁农户退出承包地意愿更强。最后,提出建立健全搬迁地区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重视搬迁农户的社会融入,稳定搬迁农户预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4.
农地确权是中央从深化农村改革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确权不仅影响农户的生产行为,也影响其承包地处置。基于苏、鲁、皖3省15县(市、区)935个农户样本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促进了经营权退出,但却抑制了承包权退出;经营权退出在农地确权对农户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中具有遮掩效应;农地确权后,农户一旦选择流出自己的土地,就不会轻易选择退出土地承包权。因此,在“三权分置”的制度框架下,政府需要系统评估农地确权的制度绩效,将经营权退出和承包权退出联动考虑,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5.
基于川、鄂、苏、黑四省1712份问卷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转向不同级别城镇(乡镇级、县市级、地市级、省会级)农业转移人口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样本总体看,城镇级别对农业转移人口经营权退出和承包权退出意愿均有显著影响,相较于转向乡镇级的农村人口,转向省会级的农业转移人口最不愿意退出经营权,转向地市级的农业转移人口最不愿意退出承包权;省际差异下,相较于转向乡镇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向省内地市级的农业转移人口最不愿意退出经营权和承包权,转向省外省会级的农业转移人口最不愿意退出经营权,转向省外地市级的农业转移人口最不愿意退出承包权;转向各级别城镇农业转移人口经营权和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显著差异.对此,提出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转向动态机制、构建分类化多层次退出机制、注重乡镇和县域小城市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6.
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宇 《学术交流》2004,(12):39-42
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农村妇女由于传统习惯和文化素质的影响对土地的依赖性更强,所以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更为重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和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农村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关注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对侵犯妇女权益的原因进行阐述和法理分析,明确农村妇女在家庭承包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对解决农村妇女土地,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7.
我国用益物权制度存在的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构建我国物权法用益物权体系的角度 ,运用传统物权法的基本理论 ,根据我国财产的归属和利用的实际情况 ,参酌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 ,对我国用益物权体系内容及具体用益物权形态的权利、义务结构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就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基本条件 ,着重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物的利用秩序的公平和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物权法的自物权 (所有权 )与他物权的权利结构等方面研究我国用益物权制度存在的依据 ;其次 ,对于地上权、农地承包权、典权、居住权和地役权等具体用益物权形态的名称采用、范围、权利和义务结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8.
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农民退出"三权",不仅满足了农民的诉求,而且过程平稳有序,达到了政策的预期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积极鼓励已进城落户、有条件的农民退出"三权".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理论创新、支持先行地区开展试点,努力探索制度清晰、补偿合理、风险可控的"三权"退出机制,为全面推进这项改革探好路、把好脉.  相似文献   
49.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弊端及农村土地自发变革经验教训的分析,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法律地位、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产权关系、以土地家庭为基础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占有的现状”四不变基础上,实行“农民土地承包权物权化、农户住宅产权化、农村社会保障前置化”的“三化”模式,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50.
一、问题的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农地制度,赋予农民充分的土地经营决策权,有力地推动了80年代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现存的农村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经营规模狭小、土地细碎、土地频繁调整等问题。对于农地承包经营制度,必须制定合理的制度改革设计,大力推行农地流转,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同时提高农地经营收益。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是——稳定且长久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