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2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72篇
社会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当今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人们之间的分歧、对抗乃至斗争日益凸显,而当代承认理论恰恰是适应时代需求并寻求解决之道的现实选择。所以剖析承认理论的历史演进和理论旨归,一方面有助于深刻理解承认理论的思想意蕴与精神价值;另一方面,也探究了人与人之间信任淡漠、道德缺失等"承认"问题的深层思想动因,进而为如何消解社会承认问题贡献了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担负起构建共同体的文化支撑和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102.
刘进田 《社会科学》2005,1(11):86-92
人有对物的欲望和相互承认的欲望,两种欲望的主体是自由平等的个人,两种欲望实现的观念和制度条件是权利。只有尊重和实践欲望辩证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满足人的两种欲望,培养和造就自由平等的个体人格,建构权利制度和法治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3.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核心人物,霍耐特正是通过他的承认理论为批判理论注入了更具规范内容的社会理论维度.在霍耐特看来,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所阐发的承认思想,为自己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最好的思想资源,而米德社会心理学又恰好为重构和转化黑格尔承认思想提供了嫁接的经验手段.基于此,他详细阐述了三种承认形式:爱、法权和团结,以及相应的三种对承认的否定形式(蔑视):强暴、剥夺权利和侮辱,从而构筑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承认关系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4.
对他人问题的讨论是存在主义现象学的一个重点。由于无法解决他人与自我之间的悖论,海德格尔和萨特都未能较好地回应这一问题。梅洛-庞蒂援引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改造和修正了存在主义现象学的他人理论。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方面,梅洛-庞蒂的他人理论具有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印记;另一方面,他的理论又反过来重构和解构了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5.
论香港和内地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解决的观念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执行外地民商事判决法律制度来源于英国,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法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部分,完全纳入中国法律体系当中。在宪法统帅下,全国法律应和谐一致,避免和消除冲突。内地与香港实施CEPA协议,加速了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客观上要求实现判决自由流动问题。我们应站在更高更远角度,并具有创新精神,加强思考和探索两地区际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对爱的关系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视角。第一种是从相互承认的角度来理解爱的关系。对黑格尔来说,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争斗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克服手段之一就是爱。爱意味着爱的双方彼此都要自我否定从而达成和对方的同一,只有这样完全的同一,才能彼此相互承认从而消除战斗。对拉康来说,爱的实质是自爱,爱对方从根本上是要操控对方,不是要承认对方,而是要让对方承认自己。爱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对方的主人。爱在这个意义上还是对主奴关系的确认。与拉康截然相反,列维纳斯认为,爱是绝对地爱对方,就是要承认对方,在最大限度上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主人,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被动之爱。相互承认、让对方承认自己而不承认对方、自己承认对方而不求对方承认自己,这就是爱和承认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7.
从国际法的承认理论与实践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宏云 《江汉论坛》2003,1(6):112-114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这一法律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台独分子认为国际法上承认理论之“宣告说”支持台湾的所谓国家属性。本文认为国家承认理论之“构成说”与“宣告说”的分歧主要是理论上的,国际社会的承认实践并没有证明“宣告说”是“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在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上,应当适用“构成说”,而不是“宣告说”。  相似文献   
108.
在加拿大,没有一部对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的综合性的法典。各省除了在民事诉讼规则中对执行有专门的规定外,还单独制定了强制执行法令。尽管大部分省的立法在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各省的立法在对判决的执行程序上仍具有较大的差别。此外,魁北克沿袭的是大陆法系传统,而其他各省则是普通法法系。这样,一般的普通法规则在魁北克并不适用。最近,加拿大也曾讨论实行全国性的统一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法,但至今仍无结果。本文拟对加拿大对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研究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梳理国内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文献发现,不少学者集中探讨了霍耐特承认理论与交往理论、物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的关系。国内学者将霍耐特承认理论应用于道德认同研究、民族事务处理与和谐社会构建,并从社会互动的角度进一步发展承认理论。霍耐特承认理论忽视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考察规范性的本身结构,且与人的自由平等存在冲突。对此,深入研究霍耐特承认理论,需要重点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吸收黑格尔承认理论、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合理因素,使之与霍耐特承认理论协调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拓展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研究视域,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伦理规范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0.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社会,文化群体是否及如何在政治中得到承认,已成为当今民主政治议程中最为突出和不断争论的问题.查尔斯·泰勒在区分个人身份认同和群体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平等和公共交往的策略,试图通过一种寓于对话和交往之中的“承认政治”,调和高扬普遍主义的自由主义与倡导特殊主义的差异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为自由社会的制度设计寻找一条自我救赎的理论路径.泰勒的承认政治预示了后权利时代公民认同和文化正义对于政治团结的重要,开启了全球化背景下有关社会正义的规范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