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4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65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兼并和分拆两种重组方式的不同,重点分析了在不同方式下所增生的1+1〉2效应的不同表现形式,由此指出企业必须适时地进行资产重组,选用正确的重组方式。  相似文献   
42.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或被兼并势必也会产生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由于客现环境和个人因素,人们对下岗有着不同的看法。包头市作为北方的重要工业城市,市民们的看法和理解有所转变,也较为成熟。  相似文献   
43.
对于由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 ,在确定型市场、零售商成本对称以及供应商具有零售商成本结构完全信息的情况下 ,考虑基于成本下降动因的零售商横向兼并效应问题 ,研究这种零售商横向兼并对参与兼并的零售商、未参与兼并的零售商、供应商以及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无论零售商横向兼并导致运作成本如何变化 ,这种横向兼并不可能使供应链中所有成员都同时增加收益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 ,基于成本下降动因的企业横向兼并能使供应链中部分成员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44.
明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是复杂而又多变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简单地以重农押商来概括明代工商业政策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无法解释其问政策变化的情况,更无法说明明中后期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文章试图通过从制度、制度环境和明中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入手,对明王朝的重农押商政策和举措进行分析,以探究其政策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5.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IPO抑价分解与滞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对IPO抑价进行了分解,得到IPO发行价格的边界值.实证结果表明,IPO定价效率为99.14%,证实了样本期间的发行人故意抑价行为,但并不显著.进一步对二级市场进行研究,构建得到GARCH(1,1)是IPO首日抑价率的最优拟合,证实了新股抑价滞后效应的存在性.最后,根据新股发行改革时间点划分样本区间,得到了滞后性逐渐减弱的实证结论,这对IPO发行制度向市场化的注册制改革方向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46.
用股票二级市场普遍存在的星期效应理论来研究IPO 问题,以深交所创业板2009年6月到2012年10月间的IPO 为对象,采用OLS 和GARCH 对含有虚拟变量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IPO 抑价水平在一周内的差异,即IPO 的星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IPO 抑价存在显著的正的周五效应、负的周二效应,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重本抑末是中国古代的经济传统,它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反映了时代特点与学派倾向。在西汉中期的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提出务本抑官末、不与民争利的主张,反对汉武帝时期所实行的官营工商业政策。它体现了儒家强调仁义,注重富民的经济思想,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  相似文献   
48.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身份等级森严的社会,其中父权就是这个等级社会的一大特征,父权是指封建社会的家长对其家族中一切人和物的最高支配权,具有无以伦比的权威。本文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剖析了封建父权维系千年的原因,认为封建父权乃至封建社会维系的关键在于维护重农抑商政策下的自然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9.
传统至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都用"无为而治"或"无为"、"有为"等哲学思想解释西汉初期的"黄老之治",并用"曹随"、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尊儒"的建议等作为"黄老之治"的起点和结束,笔者认为欠妥."黄老之治"要分"黄帝之治"和"老子之治",要从政治思想上看问题,黄帝的政治思想是"法治",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德治",在"黄老之治"时期,二者是交替为主的."曹随"只是"老子之治"的起点,"黄老之治"的起点是"黄帝之治",即"萧规"时期;"黄帝之治"早于"老子之治"退出历史舞台,是"黄老"内部思想斗争的结果;"老子之治"后退出历史舞台,是汉武帝采纳王臧的建议"绌抑黄老尊崇儒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晋文化内涵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文化内涵博大宽厚,其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是:顺时应变的革新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多元的三晋文化以其独有的思想观念,从不同侧面,推动了三晋国家的发展。摘要:晋文化内涵博大宽厚,其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是:顺时应变的革新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多元的三晋文化以其独有的思想观念,从不同侧面,推动了三晋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