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4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65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世界高科技企业兼并、重组的特征与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科技企业是知识经济的领头羊,也是世界第五次企业兼并浪潮的主角。高科技企业围绕知识资源的获取、积累和运用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涌现了许多有关企业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2.
胡乔 《江西社会科学》2002,(10):164-16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得到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兼并与收购,实施债转股,以及国有股减持的开始到停止等等,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试论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诸国宗室内争的发生原因@何灿浩$宁波大学文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相似文献   
64.
在明末清初 ,词坛上存在着一股浓厚的尊柳之风 ,“作者非冶容不言 ,选者非目佻不录”。但到康熙初年 ,词坛风气开始发生蜕变 ,出现了批评冶艳词风和抨击学习柳词的思想倾向 ,它的代表人物就是毛先舒。康熙中叶以后 ,柳永词在清代词坛的影响趋于衰退 ,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派主张师法南宋 ,试图以姜夔、张炎的清醇雅正词风荡涤清初因学柳而盛行的冶艳风气  相似文献   
65.
合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是兼并收购顺利进行的基础,资产评估方法是实现评定估算目标企业价值的技术手段。尽管在上市公司实践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有多种估价方法可以选择,但是由于评估方法自身的局限性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评估结果并不能真正反映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因此,充分了解各种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评估模型的优势及局限性,恰当地选择评估方法,是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67.
公司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针对并购行为的经济学研究,凸显出并购行为在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优化有限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形成规模经济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有效的作用,显示出它对现代经济生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8.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 ,由李梦阳等人提倡的“宗杜”理论 ,虽轰动一时 ,但由于其产生的背景 ,使其不可避免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 ,从而影响到此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宗杜”理论产生不久 ,其原先的一部分倡导者便对其提出质疑 ,在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的南方也是颇多反对之声。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流动性有限的角度出发,结合行为金融的研究方法,对不同流动性水平下的IPO抑价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市场成交意愿、投机气氛、个股风险因子以及强制持仓限制对IPO抑价会产生关键影响,并通过实证对上述观点进行了检验,证明了流动性相关变量对IPO抑价水平具有显著的解释效力、因此本文提出IPO抑价是由于不同投资音承担风险差异化的结果,因而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主要从加强市场基础建设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70.
程兆谦 《管理科学》2002,15(1):47-51
高科技企业兼并已经成为兼并浪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整合双方的IT系统的问题.所涉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高,这个问题的战略重要性越强.涉及两部分主要内容,一是计划的制定,包括原则、信息基础及主要内容;二是计划的实施,对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