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869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179篇
人才学   16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873篇
理论方法论   339篇
综合类   4798篇
社会学   853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传媒大亨亨利·卢斯以《时代》周刊为舆论阵地,对中国进行了大量报道.由于卢斯本身的中国情结和美国世纪理想,这一时期《时代》向美国人呈现了一个逐渐上升的中国形象,从而加深了美国公众对中国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认识,为美国决策部门加大援华力度奠定了有利的舆论基础.但另一方面,卢斯和《时代》对中国的报道和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恰恰反映了美国人的梦想和希望,背后是美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2.
民间叙事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可分为高尚型、迂腐型、卑劣型三种,这些形象具有民间性、虚拟性、复杂性特征,研究民间叙事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及其特征对深入理解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媒介对地域建构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介形象建构将地域转化为一种"媒介现实"。群体凭借媒介取舍、加工、放大后的"实在世界"确立的地域形象认知图式常存在偏差。媒介技术演进与媒介建构方式的更迭标示了东北刻板印象的发展理路,文章通过媒介演进考察东北地域形象建构过程。早期东北印象经历了口头交流、群体互动到文学传播的建构过程;大众传播时代,决定东北印象的综合要素经由新闻报道、影视艺术塑造沉淀为东北刻板印象;"后传播"社会,社交媒体将东北置于"大众自我"建构的模式中,众媒将东北元素推至"立体传播"架构,东北地域形象的多维呈现改变了群体的单一认知,东北"刻板化"印象有所改变,但更趋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4.
陈晓明 《文史哲》2021,(5):5-20+165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历经现代社会剧变和文学变革,中国文学传统始终在赓续革新。从古典时代到现代,可以梳理出两个基本传统:其一是"抒情传统";其二是"史传传统"。从古典时代的四大名著起,小说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进入现代,小说更是构成了文学的主导形式,"史传传统"也以现实主义之名占据美学规范地位。20世纪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变革始终为激进现代性所支配,直至1990年代,传统文化才获得正面肯定,而文学充当了先知先觉的角色。1990年代以后,乡土中国叙事以其内隐的"史传传统"为中国文学创建出一批重要作品,也有一批作家走向成熟,中国文学做出了非同凡响的伟业。在这一意义上来说,传统延续至今,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证明了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传统与当代以隐显的两种方式推动中国文学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5.
以格里格的《抒情小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钢琴演奏与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学价值,并进行实例分析。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和演奏这部作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6.
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中的北京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对西方作家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是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国城市之一.作为异托邦的东方首都,古城北京有着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是一个借以生发幻想和表达欲望的中国城市.一些西方作家透过北京封闭而自成体系的城市空间,透视封建帝国时期无处不在的跨文化管制力量.  相似文献   
107.
从国家形象、企业形象到个人形象,形象传播崛起的背后蕴含了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形象传播以视觉转型趋势为思想根基,是政治权力的抗争形式,是形象商业价值的交易和变现,契合社会文化心理,是数字图像技术驱动下的产物。形象传播的泛滥导致形象的拜物和异化,让人身陷形象的困局,助长图像的暴政。形象传播的出路在于与形象保持距离,理性看待形象,反抗形象的霸权,把握形象与内涵的和谐共存,回归真善美的形象传播伦理,建构批判性形象传播学,践行视觉行动主义,回归形象传播正轨。  相似文献   
108.
汉赋的兴盛与武帝的关系非常密切,汉赋作品中对武帝人物图像的呈现尤其值得关注。在汉赋创作中,自司马相如《上林赋》对“天子校猎”的描写,其中内涵的武帝“尚武”的形象,到扬雄《长杨赋》对武帝朝“武事”如抗击匈奴战争的具体展示,以及东汉京都赋对武帝作为的得失评价,又喻示了对其形象构造由武仪、武事到武功的变迁。而其中牵涉到的庙制建毁的争议,礼德思想的省思,又是赋家视武帝为一重要的历史坐标,并予以文学化的书写。  相似文献   
109.
国宴用瓷作为国家主场外交场合的重要物质媒介,具有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以国宴用瓷为媒介的表征意指实践是一种多维度、多视角且能够以身体体验为基础的国家意志的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宴用瓷通过象征、隐喻、借代的方式对国家形象进行表征,并通过"文本"符号续构、"空间"语境共构、"仪式"精神延续的方式达到对中国民...  相似文献   
110.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已经走过十余年历程,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共建国家发展赢得新的机遇。随着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可以反映美国对该倡议的态度,便于中国做出有效应对措施。研究运用语料库文本挖掘方法,选取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中涉及“一带一路”的报道文本,从主题分布、主体建构、搭配词和索引行等维度考察美国主流媒体对该倡议的话语建构方式。研究发现,十年间美国两大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和中国影响力等多个主题。根据时间变化,报道主题存在三个阶段的差异:初期突出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中期重点报道中国的世界影响力,近期涉及新冷战等主题。两大媒体通过勾勒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大国关系和中美贸易等内容建构“中国”和“一带一路”形象,对该倡议的认知从早期的中性态度转向中近期的消极态度。基于此,一方面适时开展舆论反击工作是应对美国舆论的关键,向美国媒体传递高质量“一带一路”信息以回击不实言论;另一方面事实胜于雄辩,继续坚持共建“一带一路”是长期发展之要义,展现大国的胸怀与担当,吸纳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合作共赢,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