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62篇 |
免费 | 190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51篇 |
劳动科学 | 47篇 |
民族学 | 188篇 |
人才学 | 217篇 |
人口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2460篇 |
理论方法论 | 462篇 |
综合类 | 5156篇 |
社会学 | 1140篇 |
统计学 | 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31篇 |
2022年 | 158篇 |
2021年 | 206篇 |
2020年 | 178篇 |
2019年 | 192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89篇 |
2015年 | 350篇 |
2014年 | 686篇 |
2013年 | 570篇 |
2012年 | 717篇 |
2011年 | 741篇 |
2010年 | 656篇 |
2009年 | 681篇 |
2008年 | 900篇 |
2007年 | 611篇 |
2006年 | 545篇 |
2005年 | 510篇 |
2004年 | 349篇 |
2003年 | 334篇 |
2002年 | 288篇 |
2001年 | 291篇 |
2000年 | 243篇 |
1999年 | 121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122.
苏区乡村俱乐部是中国共产党与苏维埃政府在乡村社会传播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创造苏区新文化的平台。作为苏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乡村俱乐部有效地组织了乡村的农民文化生活,它通过新鲜活泼的娱乐活动进行政治文化教育,提高了苏区农民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知识,从文化角度提倡和实现了农民的政治参与和文化享有。其成绩与经验,不失为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3.
叙述抗日战争时期著名将领特别是正面战场著名将领的文本深具历史、政治和想象的多种弹性导向,在意识形态的规约下它们被置于民族记忆的角落而不被提起,有些甚至被蒙上了厚厚的尘垢。然而,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应该有大历史书写的深度、气度与反省能力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民族认同。因此,揭开尘封的名将文本,打开民族记忆的大门,以理性来整理进而修补记忆的创伤,就既是历史的反思也是审美回望。本文即是从抗战文学名将叙事文本呈现的四个层面是如何参与名将书写与形象建构来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24.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解放区逐渐建立了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的延安文学体制,所有作家的文学活动都被纳入了以政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文学制度建构之中。然而,孙犁却对解放区正在实施的文艺政策表现出了"若即若离"的"在而不爱"复杂心态,一直游离于解放区文艺政策的边缘,表现出一种对延安文学体制的"疏离者"姿态。孙犁对延安文学体制的"疏离"一方面起因于他对自己暧昧的"公家人"身份的定位,另一方面根源于他的现实主义文学观的"伦理化"倾向。以延安之行为分界线,延安之行后的孙犁既看到了解放区不同地域的"公家人"身份的差异,感受到自己的"公家人"身份的乡村知识分子的实质。同时,延安之行也促使孙犁在冀中解放区已经开始建构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走向了成熟。以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为中心,孙犁将表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伦理作为自己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建构中心,从而与解放区的以政党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文艺政策拉开了距离,并使自己成为解放区作家中的"另类"。 相似文献
125.
自20世纪60年末以来,受全球化、政治机会结构以及抗议的跨国扩散等因素的影响,西方许多国家的新社会运动在运动议题、动员水平、组织形式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跨国相似性。尽管三个因素对西方新社会运动跨国相似性的影响不同,但三者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未来西方新社会运动跨国相似性必将增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6.
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化人对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文化人对抗战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唤醒民族觉醒,宣传、动员民众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实现文艺大众化的质的飞跃,创造繁荣的抗战文化;推动大后方的民主进程。当下文化人的重要作用更是越来越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7.
李先伦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5,7(1):40-43
随着两次宪政运动的发展,中国民主同盟的发展也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九一八”前后的“人权运动”和国民党的民主政策使民主知识分子得到初步整合。其次,第一次宪政运动为民盟的成立和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再次,第二次宪政运动使民盟经历了由兴盛到受挫的发展过程。民盟的发展命运有如下启示:首先,民盟与两次宪政运动是交织互动的;其次,说明了中国宪政与政治环境之间关系的特殊性;再次,也揭示了政治现代化中政党与宪政关系的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128.
阶级斗争理论于1920年代传入中国后,为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运动和1940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并成为建国后高歌猛进或急风暴雨般的文艺运动和红色经典文学的理论指南,回望阶级斗争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复杂关系,育助于我们今天对20世纪上半叶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革命文学作出历史的评价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9.
《星期文艺》是《新华日报》创办初期设立的第一个文艺专刊,由胡风编辑,因稿源缺乏,问世不久就停刊了。《星期文艺》注重评论,它存续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已经初步形成了《新华日报》文艺副刊注重战斗性、批判性的特色。由于胡风在文坛的重要影响以及“七月派”作家的有力支撑,《星期文艺》也得以刊载了一批生活实感与战斗激情紧密融合的优秀创作,形成了抗战初期文艺园地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130.
中国语言从文言到白话的变革经历了从"戊戌变法"到"五四"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东方杂志>作为贯穿这一时段的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刊,对中国语言的变革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不仅为讨论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见证了这一时期中国语言变革的过程,而且杜亚泉也代表<东方杂志>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观和变革立场.<东方杂志>早期的语言观与"五四"主流的白话语言观是对立的,虽然坚持文言显得保守,但也有一些合理的成分,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