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夏宁春 《决策探索》2009,(23):64-65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官不修衙”。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官员都有任期,修完了自己也差不多走了,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不修反而显得自己清廉;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皇帝的批准,任何地方官根本不得私自修建衙门。大词人苏东坡当年因为擅自修衙被贬徐州,便是私自修衙代价惨重活生生的例子。古代很平常的事情到了今天却成了新闻,大名县政府成为“最破县政府”本来是个正面报道,没想到却被当成负面报道来解读,而质疑者则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62.
词汇是一种文化符号,其形成与消亡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发展过程。英语中有很多词汇短语带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是我们学习外国文化、了解世界历史文化进程的一扇窗口。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英语中一些词汇短语的形成及其文化内涵,揭示了这些词汇背后蕴藏着的丰富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烙印。  相似文献   
63.
言语修辞活动中,对修辞材料、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浸染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口语修辞活动中折射出汉民族具象、整体、联想比附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含蓄、谦让、以和为贵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复杂、多样、异彩粉呈的汉民族地域风俗.  相似文献   
64.
细节虽微小,却能折射出城市和国家的面貌。德国,细节周到而严谨德国的蔬菜洁净、包装整齐,所以在超市或专营店里,通常都与水果放在一起出售。有一次,作者在一家超市购买水晶葡萄,到收银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基本结构移动、旋转、切割对左手介质传输特性的影响。用基于时域有限积分法CST软件仿真了左手介质棱镜的负折射现象和上述三种情况下的传输系数,比较了提取的标准和移动后左手介质的有效介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移动使左手透射峰峰值降低,通带带宽减小;若将组成左手介质的结构单元旋转,完整的左手透射峰将不再存在;不同方向的切割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左手介质透射峰的性质。  相似文献   
66.
驻扎外滩已历百年的上海外白渡桥,当年是由英国人设计制造的。近日被从桥墩上拆除全钢结构的桥梁,正在船厂全面体检、大修。明年此时,老桥便又能以原貌回到原地,继续“安全使用50年”。鲜为人知的是,老桥的“体检通知单”是由英国一家设计公司开出的。去年底,他们给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来信提醒,外白渡桥造于1907年,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已到期,请注意维修。  相似文献   
67.
“反映民族统一”、“描述亲密团结友谊”、“表现自强进步精神”是史诗《格萨尔》的一种内在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68.
杨骏在2014年1月9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人水关系是最核心的关系之一。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依,水的存在和循环是地球孕育万物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水关系"也经历了从人被动"适应水"到盲目"主宰水",再到科学"善待水"的演化。  相似文献   
69.
今年以来,凉山经济呈现工业增势迅猛,投资高位增长,农业稳产增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235.8亿元,增长15.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再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增速。  相似文献   
70.
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涉及到的就是称谓.称谓在中西方语言中都突出地表现出礼貌的功能.但由于各国的文化差异和千百年来形成的习俗给人们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印象,称谓的误用往往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不该有的不快.为使外语学习者认识到这种潜在的威胁,本文对中西称谓语的差异进行了文化背景、起源的剖析,其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中西称谓的差异及其文化的折射,彼此间更好地、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