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23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61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71.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加强了对被追诉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在法律层面上基本消除了律师为被追诉人进行辩护的障碍.这就对刑事辩护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在现有的对辩护权保障以及对辩护人的诉讼地位和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有效辩护”是英美法系国家对律师进行辩护活动的过程和产生结果所要求达到的一种标准.“有效辩护”在我国的引入,首先要阐释清楚概念内涵,其次要界定衡量标准,同时还需通过评估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这些配套措施包括加强对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的管理和监督、确立律师进行“有效辩护”的积极动力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2.
基于诉讼职能区分理论,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应当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即辩护行为应着重防御、适度对抗、全程进行。符合这三项要求的辩护行为经法律确认后应上升为被指控人及其辩护人的诉讼权利,这些诉讼权利统称为辩护权,它们互相衔接、有机结合构成辩护权体系。  相似文献   
173.
会见权既是嫌疑人权利也是辩护律师的权利。它有助于嫌疑人辩护能力的提高和律师辩护活动的展开。在司法实践中,会见权行使走入困境:会见启动难,会见需经批准成为常态,会见的主体、时间和次数受限,会见受监督。2007年修订后的《律师法》对会见制度作出了改革,确立了会见时仅凭“三证”规则,明确了“会见不受监听”规则。但其效果并不佳。而这一切的关键原因在于侦查组织和侦查程序的“诉讼化”的缺失。因此,我国会见制度再改革的重点也就在于,相应的侦查辩护救济体系的建立、看守所的中立化以及侦查阶段司法审查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4.
175.
176.
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缺失是律师刑事辩护率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当前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缺失现状主要表现为言论豁免权缺失、作证豁免权缺失及向法庭提供出示证言、材料失实豁免权缺失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为观念因素、司法体制因素、法律因素等,对此可从相应的三个方面采取对策,从而促使和确保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真正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7.
程序性辩护主要是以程序法为依据,指出追诉机关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存在的程序性违法的现象,侵犯了被追诉人的程序性权利,从而达到否定、推翻追诉机关指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8.
[案情] 2015年8月,在山东泰安工作生活的高某入职北京某劳务派遣公司,并被派遣到泰安市泰山区工作,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约定高某的工作地点为泰山区,并约定劳动争议管辖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法院.2018年2月,劳务派遣公司单方面解除与高某的劳动合同.高某诉至泰安市泰山区法院,劳务派遣公司向该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被驳回....  相似文献   
179.
2014年11月16——19日笔者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二等奖,虽然距离一等奖和特等奖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参加大赛的经验是我人生中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竞争的乐趣,感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真理。摩砺以须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分为理论知识、实操技能、职业能力展示三项考试,赛期两天半。赛前两个月  相似文献   
180.
李国红 《船山学刊》2011,(1):121-123
历史上儒佛道三教开展对话的基础前提是在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儒家思想实现了制度化,有了政治和社会上的客观形态,这样儒佛道三教对话的形式便表现为儒家以独尊的地位对佛家和道家的政治、社会功能价值进行评判。而佛家和道家面对儒家的评判则在儒家的独尊地住面前对自身存在的政治和社会合法性进行辩护.对话的性质是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