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4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8篇 |
劳动科学 | 49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19篇 |
丛书文集 | 252篇 |
理论方法论 | 54篇 |
综合类 | 584篇 |
社会学 | 223篇 |
统计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
从理想状态来说,公众舆论的期待与法院的判决结果应该是一致的,即在死刑案件中实现正义这一共同的价值追求。但颇为奇怪的是,在诸多焦点性死刑案件之中,公众舆论往往与法院的判决结果呈现出冲突乃至对抗的面相:民愤——抵抗模式,民怜——顺应模式,民冤——纠错模式。其原因在于,在抽象的正义、报应之下,社会公众与法院对于正义的理解以及报应的具体实现方式是有着根本区别的,此乃引发公众舆论与法院之间冲突的观念根源;而国家从复仇到宽恕的死刑司法政策转向则是引发冲突的现实推手。如果说,社会公众的复仇观念并非毒药或者疾病,法院控制死刑适用的既定司法政策——宽恕也并非疗疾的唯一良方,那么,在宽恕之外,我们必须确立还原性标准,即将公众舆论对死刑司法控制的影响具体化在罪行极其严重之中;以及激活宽恕机制的社会环境,即构建双方共同遵循的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82.
随着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它在武装冲突情形下已具有了可适用性,与国际人道法共同保护着冲突受难者的基本权利.然而,国际人权法毕竟主要适用于和平时期,首要目标是保护个人免遭政府专横行为的影响;区域性人权法院判决尽管在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往往是以本区域的人权理念为基础,所确立的人权保护标准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些都是在武装冲突情形下适用国际人权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对司法进行认真的研究应该从原始社会开始。按照文化人类学提供的资料和研究方法分析,原始社会中已经孕育了现代司法的雏形。原始社会的司法具有纠纷解决、规则形成、权力制约、社会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84.
孙琳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54-55,61
我国尚未建立起预审制度,而当前刑事诉讼的庭前程序保留了大陆法系国家职权主义操作模式的一些特点,对诉讼质量和效率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构建我国预审程序方面,笔者主张以设立两级预审法院为核心,建立起预审程序框架,并由此带动检警体制和审判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85.
围绕司法与民意的讨论,目前各界存在原因认知、概念认知、价值认知上的观点错位,影响民众对司法回应的肯定.作为法律适用机关的法院在回应民意上具有不同于政治机关的特点,必须以一种理性、中立的态度审慎地回应民意,做到有理有节、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回应过程中,应当根据民意的特点着重处理法意与民意、社会民意与权力意志之间的矛盾冲突关系,为此,必须在回应民意的时机选择与方法操作上遵循司法活动的基本规律.通过认定疑难案件的程序操作,使得外在的民意得以稳定化,以程序阻隔"舆论暴力";通过法律论证的操作,以普遍化、一致性与融贯性三原则检验与提升民意本身的合理性程度,以方法压缩个人恣意.法院的回应是对成熟且理性的民意的回应,建立在个案基础上的回应能逐步挽回民众对法院的信任. 相似文献
86.
我朋友向我借了3万块钱。他无能力偿还,我起诉他,并在判决后申请了强制执行。法院工作人员说我朋友确实没有财产可执行。请问,我怎样才能要回欠款?李永强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可见,法律救济也有风险和条件, 相似文献
87.
88.
朱文通以民国时期河北高等法院档案为个例对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和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新动向展开探讨。文章认为,在历史研究中,运用新资料至关重要。民国时期河北高等法院档案资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如能得到充分发掘利用,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国近代史研究向纵深发展。肖红松对民国时期河北的烟毒吸食问题进行探讨后指出,河北烟毒的吸食群体总量在三十万人左右甚至更高,文章还对烟毒吸食群体以及烟毒吸食的蔓延趋势进行了多维度解读。王小梅以民国时期河北高等法院档案中的部分破产案卷为中心,对南京国民政府《破产法》的制定、实施及其所具有的作用、意义等情况进行了深刻剖析。任吉东探讨了近代天津永租房地契其在中国内部的固有形态以及在外力冲击下所产生的变化,阐释了天津土地契约形式在近代的蜕变,以及城市近代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裴赞芬对中国继承法律文本的近代化、司法实践中的立嗣与女子继承权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民国时期近代继承法理念已从法律文本逐步渗入民间生活,实现了中国传统继承制度的近代嬗变。 相似文献
89.
王秀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6):67-73
在现代刑事司法理念中,有一种过多关注和保护被告人权益的倾向,被害人的尊严和利益反而受到忽视。如果说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是弱势群体,需要通过控辩均衡以维护被告人的利益,那么被害人从犯罪行为实施那一刻起就处在弱势群体的地位上,调查、起诉和审判的过程就是聆听被害人声音的过程,还被害人和国际社会一个公正的过程。国际刑事法院作为一个新兴的国际刑事审判机构一方面对各主要法系的制度和国际惯例兼容并蓄,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中探索其自身的审判理念。 相似文献
90.
本文拟从法院体系内实际运行的权力入手,分析这些权力的运转规律对法院组织体系的影响。通过对法院体系内权力运行特点的理论分析,以及研究这些权力与法院组织体系的相互关系,从而为现有法院组织体系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依据,并对中国法院组织体系内的权力运转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对现有法院组织体系进行变革和完善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探讨对法院组织体系改革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