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16篇 |
免费 | 99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6篇 |
劳动科学 | 14篇 |
民族学 | 62篇 |
人才学 | 87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1115篇 |
理论方法论 | 181篇 |
综合类 | 2432篇 |
社会学 | 847篇 |
统计学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91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244篇 |
2014年 | 564篇 |
2013年 | 402篇 |
2012年 | 382篇 |
2011年 | 329篇 |
2010年 | 302篇 |
2009年 | 328篇 |
2008年 | 338篇 |
2007年 | 303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180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37篇 |
2002年 | 123篇 |
2001年 | 133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贾忠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65-69,98
宋本《玉篇》明确标注出的引《说文》(大徐本)的内容,包括释义、析形、书证、注音、字形和重文。其引文与《说文》相应条目的不同,表现为十二个方面。修订者参考了不同于大徐本的说文本子,或者引用时改动了原文,以及宋本《玉篇》和大徐本在流传中产生的讹误,都可能导致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73.
罗高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3):11-18
王艮因现实政治的刺激、非法贩盐的恐惧和孝亲的伦理精神,提出"明哲保身"说.此说的积极意义在于纠正当时士人因一些不正当的观念和理由而做出枉顾性命的偏激行为,提醒士人以保重身体性命为首要任务.王艮的论证策略是提升个人身体的重要性,将身与道合一化,再以"一体之仁"开拓出保身爱人的伦理行为.可是,论证中出现了一些在逻辑上较为勉强的失误,这些失误让我们看到王艮"执本而用末"的"保身"原则在肯定意义上维护了道德的完满性,但在否定意义上又丧失了道德的实用性.简言之,王艮的"保身"说在历史背景下有其救正道德时弊的审美感,却容易成为不道德的庇护所. 相似文献
74.
75.
汪献平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18-21
朱光潜先生的第一部学术论著<悲剧心理学>从审美经验和具体现象出发,以"心理距离"说为理论支点,立足于心理学和哲学,运用综合、批判和比较的方法,分别探讨了从康德-克罗齐到黑格尔、尼采的各派悲剧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76.
唐生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164-167
“指事”定义“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中的“识”历来被理解为“认识”,造成定义语义重复,分野不明确,分类也颇多分歧。“识”当作“分别、分辨”讲,“视而可识”是说可以从形体上将一组关系字分别开来,“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字的意义指向。这样理解,指事字的范围和分类都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77.
陆诗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4):120-130
"构成要件齐备说"作为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存在重大缺陷。王志祥教授、徐光华博士为"构成要件齐备说"所进行的辩护难以奏效。学界对"犯罪目的实现说"、"犯罪结果发生说"还存在着重大误读。新近出现的"类型化标准说"提倡不同的犯罪类型适用不同的既遂标准,其旨在增强犯罪既遂标准理论的实践功效。可是,该学说不仅未跳出"构成要件齐备说"的藩篱,而且又制造了一些新的"麻烦"。当下的"犯罪既遂标准说"存有"立场错误"、"操作性差"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构建新的"犯罪既遂标准说"———"犯罪对象侵害说"。 相似文献
78.
张鸣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2,(5)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我的一个朋友曾提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一天早上你起来突然失忆了,忘记自己是谁了,想想看你今后该怎么生活——你谁都不认识,这意味着忘掉了自己的历史。历史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 相似文献
79.
80.
王抒凡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3):143-146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的诗学理论,它要求诗歌创作抒发诗人的性情,并通过“比兴”表现手法来寄托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杜甫更强调诗人的内在复杂情感与外在景物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杜甫用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了“兴寄”说.即在注重诗歌社会价值的同时,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从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秋兴八首》正是杜甫“沉郁顿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