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17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06篇 |
劳动科学 | 39篇 |
民族学 | 121篇 |
人才学 | 72篇 |
人口学 | 25篇 |
丛书文集 | 1418篇 |
理论方法论 | 301篇 |
综合类 | 2891篇 |
社会学 | 540篇 |
统计学 | 1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32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187篇 |
2020年 | 143篇 |
2019年 | 120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302篇 |
2014年 | 542篇 |
2013年 | 327篇 |
2012年 | 437篇 |
2011年 | 439篇 |
2010年 | 495篇 |
2009年 | 369篇 |
2008年 | 366篇 |
2007年 | 323篇 |
2006年 | 233篇 |
2005年 | 241篇 |
2004年 | 190篇 |
2003年 | 176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178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石国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5):131-136
政党价值观的功能主要包括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又包括正功能和反功能两个方面.政党价值观的正功能,是政党价值观对于政党成员、政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所具有的积极功能,主要表现为合法性辩护、凝聚激励、价值导向和社会整合等功能.政党价值观的反功能,是指政党价值观对政党的生存和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集中体现在错误或落后的价值观的不良影响之中.不为政党成员和广大民众所预期而又确实地对政党乃至社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切社会作用或客观结果,便是政党价值观的潜功能.这种结果可能与政党及其成员的主观目的相一致,也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32.
33.
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政党制度的完善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怀艺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9-32
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中国政党制度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优化中国政党制度,必须处理好共产党的领导和民主党派的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必须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民主制度建设,还必须强调各民主党派的努力和表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卫春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23-26
农村问题引人关注,这是因为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而当今农村不论行政管理、经济建设,还是文化教育都存在令人堪忧的问题,其思想根源是多方面的;当年毛泽东、梁漱溟、费孝通从不同侧重点对其进行了探索,其中不乏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公众共用物起源于古罗马法,其在英美法系国家之英国得到专门化规定。英国公众共用物法律不仅对其共用物进行明确定义,并构建公众共用物进入制度,从法律层面明确公众进入共用物的权利。这种公众进入权不仅是一种法律权利,更是一种习惯权利,是公众共同使用的权利。英国公众共用物进入法律制度启发我国公众共用物法治构建应突破传统私法的规制,在构建使用制度时应符合我国现实需求与法律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取向,有效缓解公众共用物悲剧的发生,保障公众的使用权利。 相似文献
36.
军乐队是我们学校非常重视的一个特色社团,成立至今将近三年,目前有三十余名成员。队中成员均为男生,常常在各类艺术表演中出场,也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现场吹奏国歌。每周能在现场演绎的雄壮国歌声中开始一周的学习生活,这给学校师生带来极大的动力。在军乐队里,队员除了练习,还有登台演出的机会,这极大地增加了军乐队对 相似文献
37.
38.
40.
意识形态对于一个政党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行动的指南,是一切政策和方针的出发点。一个稳定而完善的意识形态对于政党的存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由于受到社会发展规律、各种国内外挑战及现实经济文化的变化等影响,意识形态往往会处在变动之中,甚至这种变动有时会以危机的形式而出现。政党面对意识形态危机,能否有效化解,面对社会对意识形态变革和质疑的声音,能否坚持原有的准则和核心的要素,决定着政党和国家的走向。本文将主要从中苏80年代出现的意识形态危机出发,探寻两种不同化解模式之间的差异及带来的影响,力图为研究政党意识形态危机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现实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