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0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156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文章在指出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现存的问题后认为,应该用一种新的范式来取代原有的范式。这种从社会学的角度新构建的范式的主要特点为:要求研究者必须围绕着政治体制的三要素(政治规范、政治群体、政治概念)进行分析研究,必须把政治体制与政治生活,以及把政治体制系统与其他社会体制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62.
体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能脱离现行的政治和财政体制。现行的政治体制是向上负责的目标责任制(政绩考核的压力型体制),这会导致中央的理念和目标被地方政府操作时产生扭曲。目前的财政体制是一种分灶吃饭的体制,各级政府因为生存问题而导致利益意识的觉醒,逐渐演变成一个利益实体。由于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着发展差距,并且中央政府通常不可能通过转移支付满足地方政府所有在财政支出方面的要求,所以现行财政体制会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63.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全面实现中国梦新阶段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积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从实现中国梦新的历史进程中,根据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来研究政治体制的创新问题。这一阶段研究政治体制创新必须阐明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其次,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第三,在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深化政治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第四,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64.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政治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特点、影响及趋势 ,并就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我国政治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而这种分化也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扩大阶层分化的积极作用 ,避免和化解消极因素 ,以促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365.
“清官”意识与“生死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生死抉择》由小说《抉择》改编而来。按《抉择》的作者张平的说法,这是一部清官小说,由这部小说编成的《生死抉择》也没有走出清官情结。就是说,不论小说还是影片,都把笔墨花在它们所塑造的清官李高成身上,把现实生活中包括腐败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寄托在李高成这样的清官身上。其根据是“在目前有效的制约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干部个人的修养和品质如何,确实在起着决定的作用”,“我只能希望有责任、有良知的干部走到政治的前台” (张平语,见《人民论坛》 2000年第 9期和《南方周末》 2000年 12月 14日 )。本来…  相似文献   
366.
美国遭遇的系统性挑战是国家治理危机。国家治理危机是指根源于政治体制能力衰退而形成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性质由相互支持转向相互冲突的过程和状态。从现象上看,国家治理危机表现为一种双重危机,一方面国家与社会之间通过政治体制建立起来的相互支持关系趋于瓦解,整体上转向相互冲突的关系,这就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危机,另一方面自由民主体制出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出现了系统性的功能失调,这就是自由民主体制的危机。就实质而言,国家治理危机是政治体制能力的危机,这就是说政治体制作为国家治理赖以发生的支撑框架不能继续发挥足够的作用。政治体制能力是理解国家治理危机的关键所在,当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能力出现衰退时,既会导致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出现危机,又会导致政治体制的危机,还会导致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危机和政治体制的危机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所以增强政治体制能力才是解决国家治理危机的根本途径。国家治理危机说明政治体制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解决时代问题的产物,实施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政治体制能力的发展,既是民主政治体制发展的常态,又是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367.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其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从目前情况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新理念多,实质性举措较少.就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来看,由于压力型体制的权力制约、利益来源的上级依赖,如果中央要实际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地方官员也很难形成阻力,加上表现政绩的群体追随效应,地方官员反而更会在实践中创新改革方式,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实际上,中央在政治体制上也作了一些实际工作:如在全国范围内乡镇长和乡镇党委书记的选举方式改革不断涌现;直选地方党代会代表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验继续推进;公推公选县长及地方政府官员的实践探索已经开题;区县人大代表群体竞选现象开始显现.政治体制改革有了一些进步.但目前的改革步伐较慢:一是基层民主政治改革试点经验尚有未被中央逐步规范和推广的趋势;二是"人走政息"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民荐候选人"和"自荐竞选者"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四是缺乏明晰的政治体制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现阶段,中国改革最高决策层以巩固政权为依归,以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紧迫需求来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将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放在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并将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寓于构建和谐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368.
369.
五代时期,地处江南的杨吴、南唐和吴越三国,作为一个政治地理单元,在五代十国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政治体制方面,杨吴向南唐的和平过渡,是杨吴后期执政者徐温、徐知诰父子借杨吴旗号,通过变易其王国政体为帝制而逐步实现的。南唐政治抱负经历由保守到扩张、再趋向内敛的过程,而吴越则始终以奉中原王朝为国策。在经济领域,三国均以保境安民为主旨,力促劝农,重视屯田,共同为经营和开发江南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70.
编者寄语     
《21世纪》2012,(Z1):77
年底各个媒体都在对一年的事件进行热点聚焦,而本刊选择热点事件的视角,在于抓住一条解决诸多矛盾的主线。曲靖鼓励投资的方式,反映了政府的执政驱动力如何定位的探索。许三多则是典型的腐败案件,通过解剖麻雀,结合政府采购中的乱象,我们企图找到一条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