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229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252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91.
《学术界》2012,(12):291
12月8日上午, 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苏州大学承办的中国政治学会2012年年会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创新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炳麟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李慎明在大会上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专题学术报  相似文献   
192.
政治制度建设是人类社会生活在政治领域之中以创设制度性成果、发展制度性规范、更新制度性功能为主要目标和形式的实践性活动。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层面以及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层面,政治制度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正确对待并处理政治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政治系统在现实政治发展和制度创新过程中发挥理顺关系、协调利益、规范行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已经确立,制度与文化是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制度运行必须要有相应文化的支撑。因此,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4.
咨议局议员选举、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和制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分别是由晚清政府、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组织、控制的,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和目的。晚清民国期间这三次选举产生的议员和代表不能代表民众,但选举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备,呈现出一定的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特点;三次选举所参与的人口比例梯次增加,最终实现了普选;三次选举过程中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政治和政治制度的探索和进步。三次选举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每次否定都比前次有了新的内容,新的内容体现的是社会的探索与进步,但否定中也有传承。三次选举的不同点是否定,相同点就是传承,传承中又有补充和完善。传承就是积累,积累又使选举的法律法规不断走向规范。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忽视而又常常已经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5.
世界各国或国际组织对社会保障有着不同的界定,但都表现为以政府主导,增进国民福利的社会公共服务政策.这是由社会保障的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决定的.文章从社会保障的政治制度选择、经济政策安排以及社会发展要求剖析社会保障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6.
19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人民政权组织形式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作了准备;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通过的法律文件,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文件的通过,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相似文献   
198.
"为民父母"是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家国天下"的观念在孟子的时代已经非常流行,文章以为其社会基础在于古代社会"家"、"国"功能的一体化,而<诗经>、<尚书>等早期经典则明确记录并十分推崇此种观念.儒家所主张的"家""国"一体的理想状态,乃是<诗经>中的"民之父母",以及<尚书>等典籍中的"作民父母"者所能达到的水准.在仔细研读古代文献的基础上,文章讨论了"民之父母"这一思想和古代社会机构、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经典之间对于这一思想的共同重视.文章亦对现代学者一些有代表性的看法作了分析和回应.  相似文献   
199.
高胡 《人才开发》2005,(11):6-8
科举制度,是我国从隋唐至明清的一种重要选官制度,始于公元607年,止于1905年。始于惰、备于唐、盛于明、清,延续1300多年。科举制度由两汉选拔官吏的“察举”方式和由皇帝下诏“征召”名士的方法发展而来“。察举”,由三公、九卿、列候、刺史、郡守、国相等根椐乡闾评议向朝廷推荐人才,经过考核,授以官职。东汉时,世族豪强势力膨胀“,察举”弊端日益显著。曹魏时,废除察举制,改行九品中正制。“征召”,由皇帝下诏,授以官职。三公、九卿、将军、刺史、郡守等亦有权自聘属吏。隋朝以后取消了官员自聘属吏的权力,改为大小官员一律由朝廷任免。…  相似文献   
200.
日本政治制度演化与经济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仁淑 《日本学刊》2005,(6):99-111
日本模式具有明显的制度之间的互补性,如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具有相关性。政治体制既可以推动经济的迅速增长,也可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性因素。以多元官僚制为特征的日本政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多元官僚制是一个高度分散化的体系,其效率取决于其所依存的环境。随着90年代后日本经济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日本政治制度变成阻碍经济摆脱萧条、推进经济改革的绊脚石。因此,日本经济制度改革必须与政治制度改革实现互补性与整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