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4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229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250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问题,是宪法学、政治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正确理解和科学界定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对于贯彻实施宪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涵义我国宪法中没有“根本政治制度”这一用语。我国目前的宪法学、政治学理论研究中也未把“根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来阐释。“根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概念、用语,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目前较为流行的提法中出现、使用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  相似文献   
3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当代中国国家制度体系中的地位,经历了从作为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到"基本"政治制度的发展演进过程。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当代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着内在的依据:其一,民族问题和政策的政治属性及其在多民族大国的长期重要性;其二,民族区域自治在当代中国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其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要协调和处理的重大关系及其价值蕴含。  相似文献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颁布并实施(2001年2月修订)。《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总结新中国30多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宝贵经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等条款的基本原则制定的一部基本法。  相似文献   
34.
文章认为,唐代在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开拓与经略过程中,因袭历史上传统的"因俗而治"的方法并加以发扬光大,创立了一套完备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度,并把之成功地推行于边疆地区.大唐帝国多民族国家的空前繁盛和周边民族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增强,与羁縻府州制度在周边民族地区的推行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5.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是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的主要内容,一般是指对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研究。40年来,以中国政治为主题的论文发表量呈曲线上升,研究议题越来越具象化;专业性的研究团体和机构相继成立,逐渐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交叉学科研究成为趋势,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受到青睐,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40年来研究主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主要以解放思想、政治体制改革与党政关系等为研究主线;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主要以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方式,以及政党代表性、党内民主、依法治国和行政体制改革等为研究主线;21世纪初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主要以执政能力、基层民主与和谐社会建设等为研究主线;十八大以来,主要以国家治理和政党建设等为研究主线。  相似文献   
36.
清朝道光九年(1829)十一月初九日,徽州府绩溪县八都旺川村妇胡坤芳在族人的鼓励下,绝食九日后身死殉夫。当地官绅和朝中胡、曹二姓权贵暨门生属僚。纷纷著文赋诗歌颂,上演了一齿句惨烈的闹剧。  相似文献   
37.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构成了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突出反映在和谐社会的预期目标、政治制度建设的自身属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等三个方面.以民主政治和法治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权力运作的政治途径、权利维护的政治保障以及社会管理的政治机制.  相似文献   
38.
作为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仅次于根本政治制度,其内容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践而不断完善.一项政治制度能否上升为基本政治制度,要综合考量其历史传统、政治影响、人口多寡、地域范围、民族利益、世界影响等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判断一项政治制度能否成为基本政治制度,在综合考量以上因素的同时,还要考察其宪制因素.特别行政区制度已具备成为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39.
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封建统治阶级在长期的统治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其中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日趋完善。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监察制度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官吏监察体系,职能齐全、机构独立,体制完善,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监察制度在不同朝代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演变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40.
略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是行政长官负责制,即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与立法既相制约又相配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其行政地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同,但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终审权以及货币发行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使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有了新的充实。今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该逐步实行行政长官以及立法会全体议员均由普选产生,同时应逐步规范政党活动,协调政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