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46篇
  免费   1455篇
  国内免费   558篇
管理学   10268篇
劳动科学   945篇
民族学   1181篇
人才学   2335篇
人口学   385篇
丛书文集   21154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4150篇
综合类   37612篇
社会学   6536篇
统计学   692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1185篇
  2022年   1350篇
  2021年   1824篇
  2020年   1658篇
  2019年   2086篇
  2018年   717篇
  2017年   1479篇
  2016年   1726篇
  2015年   2751篇
  2014年   5744篇
  2013年   5116篇
  2012年   5314篇
  2011年   6023篇
  2010年   5638篇
  2009年   5919篇
  2008年   6960篇
  2007年   5135篇
  2006年   4347篇
  2005年   4119篇
  2004年   3451篇
  2003年   3079篇
  2002年   2710篇
  2001年   2545篇
  2000年   1812篇
  1999年   755篇
  1998年   374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问题.因此,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价值,其价值性要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如何走出当前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误区,努力探索提高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方法,成为一个具有现实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12.
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的信任,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本保障。本文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形成的充分信任关系、怀疑关系和不信任关系。进一步解析了主、客体之间结成不信任关系的原因和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13.
王大学 《社会科学》2021,(9):159-169
作为海塘的间接护岸技术,柴盘头被石坝取代与环境变化、海塘重受关注等因素有关。乾隆四十八年(1783)范公塘石坝大规模建筑,以确保乾隆来年南巡时此地万无一失。乾隆本意是借助柴塘改建为石塘来建立为国为民的不朽功业,但因效果不佳而设立柴塘岁修专项银。为报销方便,巡抚琅玕顺势奏请将石坝改为柴盘头。福崧重任巡抚后奏请废柴盘头而用石坝,这引起乾隆警觉,但钦差长麟支持石坝技术。福崧被斩后,巡抚长麟奏请将挑水石坝改为滚水坝,虽然群臣认为此举应谨慎,但乾隆否定众臣建议并委派南河、东河总督勘察海塘。尽管两人揣摩圣意后彻底否定石坝,但乾隆痛斥他们未指出石坝错误的根源在福崧。其实,柴塘改建石塘的决策错误者是乾隆,但乾隆趁机把胸中恶气全部撒给福崧,石坝终被废。这一间接性护岸工程的技术选择变化过程,折射出技术、环境与政治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14.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多校区的办学模式业已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将会给高校的纪检监察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和纪检监察工作水平,成了一个紧迫的问题。针对多校区条件下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以期更好地适应新的管理模式,提高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15.
儒家伦理政治观具有伦理与政治一体化、“德治”与“民本”思想相融合以及注重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和政治制度的伦理化等鲜明特色,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的优良传统与民族美德,对我国封建社会乃至当今时代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816.
817.
818.
“社团改进会”是辛亥武昌首义,中华民国肇始,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会党之间的关系急转直下的历史条件下,于1912年9月由谭人凤为首所发起的一个试图对旧式会党进行改造的政治组织。对此,以往史学界大都视其为民初革命派对会党进行“过河拆桥”的可耻行径,“代表了辛亥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弥漫全国的挥舞屠刀镇压会党的逆流。”①认为谭人凤组建社团改进会的目的“说来说去就是要求会党群众像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样,在袁世凯的‘圣明’统治下,‘振兴实业’,从‘秩序的革命’转入‘秩序的建设’”②,“是暗中向袁世凯讲心里话”…  相似文献   
819.
何中华 《文史哲》2021,(3):203-236+255-256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说,公德私德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性的和西方的问题。作为"亚细亚现象"的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野,也就无所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界,从而没有公德私德赖以附丽其上的基础。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有一条相当清晰的因果链条:商品经济→市民社会→资本主义。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修辞,意味着人的个体与类的分离和对立。与此不同,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这种发生学基础,而是表征为"家""国"同构,由此决定着由"内圣"而"外王"的展开及其连续性。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固然也有公私之别,而且也是在道德的意义上成立,但它仅仅关乎道德与非道德的甄别,与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公德私德问题不可同日而语。今天所谓的公德私德,只是意味着道德的类型或归属领域之不同。因此,以公德私德及其关系去"格义"中国原有概念,就难免走向把中国传统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现代化"和"西方化"的陷阱之虞。  相似文献   
820.
黄玉顺 《文史哲》2021,(3):86-103+253-254
孟子的超越观念并非"内在超越",而是继承了孔子"外在超越"的神圣之"天"。这根源于孟子的问题意识,即对人民水深火热处境的关怀所引出的对政治权力的批判,由此导出"规训权力"的根本宗旨。这在逻辑上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是规训者的确立,他必须具有对于权力的价值优越性,于是孟子树立了拥有"天爵"的"天吏"即"王者师"形象,而这又需满足以下第二、第三两个条件;第二是规训者的先天资质,即必须具有与权力者同等的天然禀赋,于是孟子创立了"天民"心性论(这是诱发后儒内在超越转向的根由),在人性层面上破除社会等级观念;第三是规训者的后天资质,即必须是同类中的优异者,以保证其规训资格,于是孟子建构了"劳心劳力"论与"先觉后觉"论及境界功夫论。以上三个条件的共同的支撑条件,则是必须坚持超越之"天"的外在性与神圣性。但上述这一切却与孟子的君臣伦理和臣属意识相矛盾,使其"得志行道"的理想沦为幻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