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038篇 |
免费 | 925篇 |
国内免费 | 3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631篇 |
劳动科学 | 529篇 |
民族学 | 738篇 |
人才学 | 1871篇 |
人口学 | 60篇 |
丛书文集 | 13297篇 |
教育普及 | 1篇 |
理论方法论 | 2747篇 |
综合类 | 22144篇 |
社会学 | 4941篇 |
统计学 | 3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56篇 |
2023年 | 857篇 |
2022年 | 929篇 |
2021年 | 1557篇 |
2020年 | 1171篇 |
2019年 | 1566篇 |
2018年 | 508篇 |
2017年 | 962篇 |
2016年 | 1181篇 |
2015年 | 1938篇 |
2014年 | 4147篇 |
2013年 | 3554篇 |
2012年 | 3710篇 |
2011年 | 3953篇 |
2010年 | 3554篇 |
2009年 | 3761篇 |
2008年 | 3873篇 |
2007年 | 2778篇 |
2006年 | 2482篇 |
2005年 | 2284篇 |
2004年 | 1875篇 |
2003年 | 1769篇 |
2002年 | 1612篇 |
2001年 | 1497篇 |
2000年 | 1143篇 |
1999年 | 373篇 |
1998年 | 183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26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3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各级党组织应深刻认识自己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激励员工心志,把和谐社会理论贯穿到整个企业中,促进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员工的和谐。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各级党委加大了党外人士的培养选拔和安排使用力度,党外干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要求我们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相似文献
994.
达州市科技顾问团办公室 《决策咨询通讯》2005,16(1):84-86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所面对的经济结构、政治基础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民主、平等、公开、竞争"等固有原则,对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同时也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和挑战。全民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然要求政府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民主的决策观。 相似文献
995.
李校利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3):92-94
文章对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结构等问题的各种观点做了较详尽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然性及其意义,指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996.
997.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9,(2):116-133
澳门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但它如何在明朝中国的体制下开放给葡萄牙人,其性质和作用如何,曾经引起朝野内外的争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并最终得以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城市。澳门港口城市早期形成、发展的特殊政治环境、行政形态和社会生活经验,造就了澳门“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特性和传统,承传数百年而生生不灭。 相似文献
998.
999.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以理性的公共协商为核心的协商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选举竞争为主要方式的自由民主和代议民主的不足,对世界各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元开放的公民社会的逐渐形成、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选择、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文化等四个方面,分别构成了我国发展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并且我国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也已经形成了政治协商、民主恳谈会、听证会和社区议事会等协商民主的雏形,但我国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协商民主,必须在协商主体、渠道、程序和范围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00.
强化公民意识: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普遍具有公民意识是政治文明的要求,是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条件.公民的权利意识是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强大动力;公民的义务意识是提高有序政治参与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