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98篇 |
免费 | 262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26篇 |
劳动科学 | 67篇 |
民族学 | 31篇 |
人才学 | 266篇 |
人口学 | 55篇 |
丛书文集 | 1822篇 |
理论方法论 | 335篇 |
综合类 | 4621篇 |
社会学 | 620篇 |
统计学 | 10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289篇 |
2022年 | 294篇 |
2021年 | 338篇 |
2020年 | 281篇 |
2019年 | 300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241篇 |
2016年 | 348篇 |
2015年 | 439篇 |
2014年 | 752篇 |
2013年 | 610篇 |
2012年 | 678篇 |
2011年 | 762篇 |
2010年 | 656篇 |
2009年 | 732篇 |
2008年 | 863篇 |
2007年 | 590篇 |
2006年 | 503篇 |
2005年 | 441篇 |
2004年 | 359篇 |
2003年 | 341篇 |
2002年 | 264篇 |
2001年 | 222篇 |
2000年 | 178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21.
通过DEA-Malmquist模型对2007—201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所中医类高等院校和44所医科类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中医类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效率高于医科类高等院校且规模效率表现更佳,但在管理水平方面医科类高等院校优于中医类高等院校。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表明,中医类高等院校与医科类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进步均受到低技术水平的制约。Malmquist指数的分解情况显示,中医类高等院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加明显,医科类高等院校的规模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说明两类医学院校都对技术效率的薄弱环节进行了优化。高等医学院校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地区差异,综合技术效率的结果为西部>中部>东部。西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科技创新效率最高,可以增加投入以提高产出;中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组织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东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组织管理与规模配置都处在落后水平,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22.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长期存在地区配置不均衡这一矛盾。因此,在我国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后,运用DEA-Malmquist评价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医疗卫生资源效率进行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和空间差异特征,并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对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状况进行详细剖析,进而得出影响医疗卫生资源效率的因素,继而提出合理高效配置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
精准识别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对于我国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理出发,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2005—2018年全国112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借助GMM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112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主要呈W型变化且存在区域差异;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整体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特征;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要素替代效应和溢出示范效应对绿色发展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其中,技术创新效应表现为“遵循成本效应”大于“创新补偿效应”,要素替代效应表现为要素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溢出示范效应则表现为外资技术的“减量效应”大于“提质效应”。 相似文献
24.
25.
26.
污染产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增加产出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文章采用产业竞争力模型和DEA模型,运用我国10个污染产业与30个省份2007-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污染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污染产业转移与环境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1)2014年我国沿海发达省份污染产业发展仍具有竞争力;(2)污染产业由经济较发达省份向经济欠发达省份转移;(3)污染产业转出省环境效率随污染产业转出下降,大多数承接污染产业省份环境效率随污染产业转入下降,我国省际污染产业转移没有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27.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10):73-83
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适应结构转型时期深刻变革的国内经济,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以稳定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主体活力。然而频繁调控并未遏制企业投资持续下滑的趋势,金融摩擦仍有待进一步缓解。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关系,并利用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水平和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导致企业投资水平下降,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企业跨期投资决策变化的直接效应和企业融资约束加剧的间接效应。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投资过度企业和投资不足企业非效率投资所产生的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28.
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与污染减排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7):71-76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考察了2001-2010年期间中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并评估了中国农业污染减排成本。研究发现,中国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最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低。在样本期间,各地区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都有所提升,尤其是东部地区增长最快。中国农业污染减排成本巨大,严格的农业环境管制政策将造成94.52亿元的农业生产损失,占农业总产值的7.88%,且各地区减排成本在样本期内均呈增长趋势。此外,东部与中部地区减排成本高于西部地区,在三大地区内部,减排成本最高的均为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29.
30.
科学测度中国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效率对明晰中国“两业”融合发展现状及促进“两业”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战略意义。针对中国“两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融合要素滞后效应和融合环境约束现象,打开“两业”融合黑箱,构建了考虑融合要素时滞性与融合环境约束的“两业”融合网络效率评价模型,并基于理想决策单元参照策略对201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进行“两业”融合效率测算与潜力优化分析,得出主要结论:第一,中国“两业”融合整体效率表现为“东—中—西”阶梯递减的空间分异格局,其中东部地区产业间的支撑带动作用较强但融合效率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中、西部融合效率的瓶颈呈现产业差异性;第二,中国“两业”融合整体效率、生产性服务业支撑效率以及制造业转型带动效率都存在收敛性,但收敛过程的空间效应不同;第三,中国“两业”融合潜力提升空间巨大,整体层面应加大资源投入,区域间应强化资源协同配置,潜力优化的关键在于破除“东部冗余、中西部短缺”的非均衡空间分布格局。基于以上结论,从打破经济分化导致的循环累积效应和优化调度全国“两业”融合资源两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