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李精一 《学术交流》2012,(5):165-169
周必大是南宋有名的四六文大家,在南宋四六文创作的浓厚风气下,他于为官之时撰写了大量的四六文,同时因本身具有的写作才能,故其四六文在继承北宋四六文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既得皇帝之用心,又符合四六文文章之体制。二是呈现出散文化特点。宋孝宗一朝,许多重要的诏令典册都由他撰写,且其所撰四六文多成为南宋四六的典范之作,是士人效法的对象。因此,周必大的四六文在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当时和后世四六文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2.
对冰心诗歌创作的研究本无新意,但从译介学的角度对之加以论证的却不多见.本文在论述泰戈尔对冰心诗歌创作的影响实质上是郑译泰诗的影响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阅读郑译本<飞鸟集>对冰心诗歌形式内容和语言意象的影响,并探讨了阅读译诗建立起来的翻译文学概念对冰心后来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简论萧红小说的时空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模式,它基本上不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没有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形象。小说时常会出现一些明显的时间断裂,一个场景与一个场景往往形成并置的状态。时空的特殊处理形成了萧红小说形式上的散化特色。闲散的结构、稚拙的叙述构成了独特的“萧红体”,成为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54.
以欧阳修骈文作品为例,深入、详尽分析其骈文散化的具体现象,如句式散化、句型多样化、用词通俗化、长句增加、用典减少、重叙述、多说理、善议论、具散文气势等。同时作了几方面的扩展论证,从作家散化骈文创作实绩,扩展到作家的观念更新、理论推动等思想根源的探究;从骈文散化的文学现象,扩展到北宋政治、文化、哲学和北宋古文运动的影响的挖掘;从骈文在欧阳修骈文文本的表现和北宋变革的状态,扩展到骈文兴衰的历史进程的梳理。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坛出现了在当时著名的“二梁之争”。表面上看,梁实秋和梁宗岱的争论是意气之争;但是,在逞才使气的背后,他们的争论是由于各自所秉持的诗歌观念的迥异造成的。“二梁之争”发生在中国新诗从“非诗”走向“本体的诗”、从“散文化”走向“纯诗化”的分歧路口,在中国新诗理论发展史上有其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56.
新诗研究中"古典"概念的模糊,既影响了对新诗古今关系的评判,也使得研究者未能深入分析新诗"化古"的实绩.余光中、洛夫同趋融会古典而各有得失,展现了古典追求下的种种诗艺探索,为思索新诗古今症结提供了丰富的启示.余光中之"化古",侧重意境,尝试约束新诗的诗形,但由于过分削弱诗语的中心作用,导致诗意的"散文化",传达明晰而回味不足.而以诗语为本位的洛夫,尽管并未实现其整体构想,却在长诗<漂木>中获得了独具特色的诗语节奏,在悲喜交集与戏谑反讽的语义结构中,获得了现代诗质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57.
在中国新诗文体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中,突出体现了"有型"与"无型"、欧化与民族化、散文化与纯粹化这三对既冲突又和谐、既对立也和解的矛盾统一关系。而如何解决好这三对矛盾,乃是新诗文体现代性建构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8.
《普贤寺》在张贤亮的小说创作中具有特殊意义。小说以佛宗禅理观照主人公的心性,展示他们彻悟自己坎坷多难的一生,看破世事,放下烦恼,构建了快乐、安祥、崇高的精神世界的过程。这种独特的“终极关怀”带有浓郁的佛学色彩。在艺术上,小说采用了故事体的形式,散文化的手法。纵观张贤亮的小说,主要描写极“左”思潮酿成的人生灾难,从“苦难的现实”到“苦难的记忆”是他的创作心路。《普贤寺》所提供的摆脱“苦难的记忆”的纠缠,从精神炼狱中超拔的范式,显示了张贤亮小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9.
电影《城南旧事》改编的成功,与其笼统地归功于对小说原著的忠实,不如更准确地说,是电影忠实于并强化了小说原著那种以"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为基调的散文化风格。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文本、电影剧本和剪辑完成的电影之间的详细比较,考察从小说到电影这一改编过程中对风格问题的处理,探析散文式电影改编的艺术技巧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0.
范军 《齐鲁学刊》2004,3(3):150-151
中国现代新诗创作长期以来忽视自身理论建设,片面强调口语化、散文化,而反对新诗的格律化和规范化。这种倾向阻碍新诗的发展和成熟,是新诗理论建设上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