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1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81篇
理论方法论   138篇
综合类   1476篇
社会学   131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文学事件及其社会历史影响的角度来看,对于"萧也牧创作倾向"和他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要害在于开了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文化问题政治化解决的先例.这一点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但从精神文化史的角度看,"萧也牧创作倾向"的相关作品以及对它们批判和鸣冤叫屈等一系列历史现象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被忽略了的悲剧性的意味.  相似文献   
12.
:词的出现是对传统诗教观念的突破,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但关乎文学自身的规律,还涉及到复杂的士人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变革。笔者拟从文学接受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个角度切入,探讨词在宋代的接受背景。  相似文献   
13.
1947年2月,苏青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怨愤之气,说出了一直以来憋在心里的话:“……把一个艰苦写作的女文人当作放荡不堪的妖妇来描写,在我简直是梦想不到的事。于是大部分以耳代目,‘苏青’两字遂为人所不齿,连带一班冰清玉浩的女作家都遭殃,普遍被人当作讥笑的对象。”说完,苏青又意犹未尽地讽刺说:“(有人)索性老实不客气地称我为‘文妓’,主张国府‘严惩’……(总算)国府要人来不及注意,因此拙作尚得苟延残喘迄今。”  相似文献   
14.
宋代文人投身自然 ,实质上是一种由社会主体向自然主体的角色转换 ,这种角色转换表现为 4个层面 :在行为上诗酒山林、随遇皆乐 ;在心理上“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在思想上“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在感情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四个层面归结到一点 ,则是抒写山水 ,营造“心灵屋宇”。文人们在这些“心灵屋宇”中流泄的是真挚的情感 ,人生的顿悟和孤芳自赏的高洁品格  相似文献   
15.
王志清 《中州学刊》2007,(5):200-203
陆游的山水诗具有鲜明的写实性的品格和形态。国运特点和时代风气,决定了陆游个人的命运,奠定了陆游关注现实生活的自觉,也决定了陆游诗歌创作崇尚写实的特点,形成了他以诗纪实、以诗当史的诗美执著和审美取向,其山水诗与杜甫诗一样具有"史笔"的文本特征,可作为诗之《东京梦华录》来读。  相似文献   
16.
《诗经》通过孔子的阐述,成为儒家美学的根基。之所以如此,除了孔子自身的思想外,《诗经》的文本比较好地体现出了四种品格:比兴品格、写实品格、言志品格和温柔敦厚品格,儒家美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得以生发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隐喻研究开始早、成果丰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品格:大量实例充分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在隐喻言说上更加侧重“隐”,强调“暗示”;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对隐喻的概念、原理、分类、功能、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隐喻理论;中国古代的隐喻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云雨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课外阅读就是让学生通过开放性阅读的形式在“黑板”和“四堵墙壁”之外去体验社会生活.感悟人生境界,陶冶精神品格,提高文学修养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云求实的精神品格,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陈云求实的精神品格具有丰富的内涵:思维方式上的辩证方法--"交换、比较、反复";行为方式上的务实态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价值取向上的民本立场--"时刻注意为群众谋福利".学习、研究陈云求实的精神品格,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坚持实事求是态度,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略论中国文学的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之际,随着时代的变迁,文人观念、文学题材、文学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语言媒介、审美趣味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宋代是我国近代文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