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88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578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毕业典礼演讲是众多文学题材和演讲中的一部分,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是一种面对面的教育、鼓动和交流的形式,是一种能启迪人的思想,富有魅力的能产生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文学表现形式。从文体上讲,中西毕业典礼除具有句式多样性、语气语调的灵活性、丰富的修辞手法的之外,均具有酬应功能和劝说功能。但西方毕业演讲的酬应功能似乎更明显。在劝说功能方面,西方毕业典礼演讲存在背离常规语域的现象。  相似文献   
32.
《释名》中有的词,《汉语大词典》虽予以收录,但未释该书用例之义。现试举数例,略作考释。  相似文献   
33.
变异是小说语言的重要特色之一。英文小说作品中的变异现象繁多,大体上可归纳为词汇、书写、语音、方言、语法、语义、语域以及历史时代的变异这8种形式。各种语言变异形式在英文小说中的运用能产生特殊的文体作用和艺术效果,因此,准确全面地把握变异语言的内涵对领会文学作品精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当前的作文教学放弃文体教学,主要是因为对文体本身认识不清,加上传统作文技能教学的种种弊端,因而导致当前作文教学处于一种无目标状态。作文教学需要探究一种新的文体教学理念,在与传统文体技能训练的比较中说明文体意识培养的特色,在主客观因素的统一中阐释文体意识教学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5.
大学生英语写作存在前后句逻辑不严密、语义不连贯等语篇问题。目前大部分写作课教学忽视对语篇推进能力的培养。学者普遍认为修辞结构理论(RST)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有帮助,但是对RST在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效果鲜有讨论。本文依据教学实验,评估RST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效果,采用RSTTool3.45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得出数据和结论:在采用文体分类法介绍修辞结构关系后,(1)学生正确使用修辞结构关系的频数与授课前存在显著差异(P=0.01),即正确使用关系的频数显著增加;(2)使用了更多带有意图或表达前后句逻辑关系的具体的修辞结构关系;(3)可以根据作文的观点选取恰当的修辞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36.
清人对《释名》的整理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对《释名》进行整理与研究的主要有毕沅、顾广圻、王先谦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现已主要集中体现在《释名疏证补》一书中。他们校勘文字,考证名物,阐明体例,辨明音读,为此书的整理与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寻其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研究整理的过程中,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37.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是文学理论批评形式特征的总和。中国古代文论文体有其鲜明的特色 ,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至近代 ,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前二十年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革的方向 ,总的来说是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文体演进。具体来看 ,体式向多样化、大容量发展 ;篇章结构趋向完整精致 ;语言文字趋向通俗浅显 ;对西方文体从模仿趋向融会贯通 ;文体的外在形式向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8.
藏族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多方吸收了汉地和印度的文论思想,特别是受到了印度诗学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自身理论特色的文体论。藏族文体论在文体分类上根据诗歌的音节和韵律把诗分为诗体、散体和诗散混合体三种文体,又从结构上对自解式、通类式、仓储式和集聚式四种类型做了详尽的阐述。藏族文体理论的特点在于:文体分类上坚持从外形式上划分文体的类型;文体论述上采用诗、散和例结合的结构方法;文体研究上以藏族的文学实践阐释和发展《诗镜》文体理论。  相似文献   
39.
汉语和日语同属汉字文化圈,都使用汉字,因此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大量字形相同的同形词。中日同形词的存在无疑对中日两国交流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它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习得。但如果忽视中日同形词,特别是同形近义词的差异,就会产生误用。因此有必要明确同形近义词的差异。本文将从词义、词性、搭配、褒贬、语感、文体6方面研究中日同形近义词的差异。  相似文献   
40.
邓晓成 《现代妇女》2014,(10):18-18
新媒体语境给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及文学的审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泛文体”现象的出现,如此起彼伏的“咆哮体”、“淘宝体”、“元芳体”、“甄嬛体”等等。潮起潮落的种种文体,一般都体现出“发生的民间性”、“形式的颠覆性”、“话语的搞怪性”、“交流的亲和性”、“叙事的微小性”等特征。其所以盛行,是技术、媒质、文化、心理、文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泛文体”潮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和文体现象,其价值与意义不应作一时的盖棺定论,但必要的自省、自律与他律,也不可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