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89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585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元嘉时期,七言诗的成熟与文体的自觉与融合密切相关.此时的作家如鲍照等,充分借鉴赋体文学、五言诗,以及民间歌谣等艺术形式的创作方法及技巧,并融入了个人的创作因子,从而成功的改造了七言诗体.  相似文献   
82.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成熟的历史散文.修辞技巧的成熟应用,上古语言特有的古朴质实,实录中孕育的记语体例,以及言者阐述政治观点中产生的基本论证方法,对先秦诸子、历代政论文、史书体例、官方文书以及后世行文风格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它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3.
对初唐四杰赋的篇目归类,由于对诗、骚、赋文体界定的争论问题,一直不曾有明确的界定,时四杰赋篇目中的各体文体因子因而也很少人认真关注。四杰赋中几乎各体因子兼备,是汉晋以来初唐赋分体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84.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各学派都有自己的经典,并且为经作传之风盛行.<墨子>、<文子>、<管子>、<韩非子>均有以经传结构出现的篇目,在文本形态上各具特征.先泰诸子经传结构的文本形态,对于格言警句体、说体、专论体作品均有培育功能,甚至在连珠体和骈体赋的用典中,也可以见到先秦诸子经传结构文本形态的痕迹.  相似文献   
85.
八股文是明清两朝的科举文体。科举制度废除后,八股文已经渐渐为人们所遗忘。但作为一种文章体式,八股文具有文章组织学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文章中心的严格限定,文章条理的严格规定和文脉标志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86.
"词话"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宋元说唱伎艺及其名称发展演化的整个历史背景来看,"词话"之命名应为宋元说唱伎艺演化的结果.它是与"平话"相伴而生、从演说方式角度对当时盛行的主要说唱伎艺进行区分的产物. "词话"并非仅为元明流行的一种说唱伎艺及话本的专称,在明后期及清前期还主要作为白话通俗小说和宋元小说家话本的泛称使用.因而一些学者沿袭"元明流行的一种说唱伎艺及话本的专称"对明后期和清前期的"词话"相关文献进行解释,造成了多种误读. "词话"被引申为白话通俗小说和宋元小说家话本的泛称,既与"词话"、"平话"、"说书"等口头伎艺名称的混用有关,也与明人指称通俗文学的习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7.
"说部"考     
"说"的本义为"解释、说明",可引申为"讲述、叙说",由"说"之本义衍生出论说体,由"说"之引申义衍生出叙事体.早期的"说部"概念既包括阐释义理、考辨名物的论说体,如论、说、议、辨、诗文评、说书体、学术性笔记等,也包括记载史实、讲述故事的叙事体,如史料性笔记、故事性笔记、说话、小说等,是众多文章、文体、文类的汇聚与集合,而非单一的文体概念.晚清以来,随着以小说为主体的叙事体地位的提升,"说部"逐渐将论说体排除在外而专指叙事体,并最终成为"小说"之"部".  相似文献   
88.
作为民国时期国人自办英文报刊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上的著名专栏,The Little Critic(《小评论》)由林语堂于1930年创办用以发表形式自由、内容广泛的英文随笔及小品文。《小评论》不仅刊载了林语堂创作的大量英文小品文,为其此后着力倡导小品文文学思想及创办《论语》《人间世》等杂志提供了丰富的前期经验;同时该专栏还吸引了全增嘏、张培基等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加入编辑作者群体中,展开持久而丰富的英文小品文创作实践。因此而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以《小评论》为出版媒介进行英文小品文创作,将外国小品文样式移植引入中国文学土壤,促进中国现代小品文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89.
《中外书摘》2014,(2):85-86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诗、赋这两种文体成了进士科杂文考试中的重要文体。作为考试用的文体,肯定会随着考试制度的完善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模式化特征,只有这样才便于在统一的标准下考察出考生们水平的高下。  相似文献   
90.
杨钊 《江汉论坛》2012,(2):101-104
《异鱼图赞》为杨慎考订博物之名著。图赞作为一种文体,在内容上上承万震《南州异物志》、沈怀远《南越志》的博物,义兼美恶,寓道于器,对明代鄙陋学风展开批评;而体制效郭璞、张骏之赞体。上承《尔雅》,因图而立赞、"前赞后题","赞"为精整的四言韵文,在"题"中多引典籍加以解释说明,而内容上突出异鱼之独特性,写作中"或述其成制,或演以新文",语言质朴、雅驯,文风古隽,在文体上是对郭璞《山海经图赞》、《尔雅图赞》,张骏《山海经图赞》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