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25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12.
文军 《今日南国》2006,(6):16-19
不久前刚刚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描绘了广西今后五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十一五”时期,将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广西的关键时期,广西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需要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健康向前推进。站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史研究馆的工作意义重大,应该阔步前进,更有作为。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民族报社、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统战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宁夏伊斯兰国际经济文化友好促进会协办,民族文化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承办的全国回族书画精品展,于12月11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官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4.
文史期刊作为精神的物化产品承载着传播文化、弘扬文化的历史重任。文史期刊的文化属性主要表现在先进性、专业性、开放性与文学性四方面。对文史期刊所固有的文化属性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必要的探究是期刊编者和作者共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9,(10):56-56
9月2日,《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组委会、编委会成立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大型丛书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由中央文史研究馆集全国文史研究馆员和专家学者之力编撰。“安徽卷”由省长王三运任组委会主任,由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美学家、微州学家郭因教授担纲主编。  相似文献   
16.
谭庄 《学术界》2012,(2):106-115,285
学术研究是严肃而审慎的工作,凡从事者均宜黾勉以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不可因自身文史涵养的欠缺而出现常识性的错谬。文章撮举部分唐代文学研究著述因缺乏文史涵养而致误之例,分为不谙史实、不谙称谓、不谙校雠、不谙典制、不谙物候、不谙文体、不谙格律、不谙词义、不谙地理、不谙历算十类,以供参酌戒鉴。  相似文献   
17.
钱基博是我国现代国学大家,毕生从事大学文史教育,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德能双修的优秀人才,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文化遗产,而且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仍然值得当代殊为困境的文史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维  侯其强 《江海学刊》2007,(3):199-204
钱锺书1933年发表的《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体现了“以能文为本,不当以立意为宗”的文学史写作理念和提出了文学的“平行影响观”;钱锺书在“史识之通”的基础上,践行“通识真赏”地“谈艺衡文”,由此申说其文艺鉴赏中的“静穆观”和“圆成论”,这是匠心独运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其“文学史观”的突出之处;钱锺书“辩证”地厘清了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关系等问题,显示了他考镜思想的学术取径。钱锺书以“文史通义”为鹄的,将文学史的作法融在文史哲研究当中,已经超越了单一的“文学史”研究框架,表现了他文史打通的学术品格,这或许是他写出《中国文学小史序论》,而其《中国文学小史》未见面世的深刻原因。钱锺书的学术探索为学界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于今天反思“百年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视角关系在性质上属不同类型 ,不可互相转换。历史叙事要求在实证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建立史实“真实性”的分辨尺度 ,而文学仅在形象性和直观感性的前提下谈论“本质”的“真实性”标准。两者之间关于“真实”概念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因而在使用范式方面不可通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