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47篇 |
免费 | 506篇 |
国内免费 | 1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7篇 |
劳动科学 | 20篇 |
民族学 | 384篇 |
人才学 | 286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6426篇 |
理论方法论 | 981篇 |
综合类 | 12843篇 |
社会学 | 1359篇 |
统计学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4篇 |
2023年 | 296篇 |
2022年 | 330篇 |
2021年 | 394篇 |
2020年 | 440篇 |
2019年 | 370篇 |
2018年 | 179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342篇 |
2015年 | 635篇 |
2014年 | 1365篇 |
2013年 | 1282篇 |
2012年 | 1474篇 |
2011年 | 2119篇 |
2010年 | 1936篇 |
2009年 | 1465篇 |
2008年 | 1470篇 |
2007年 | 1321篇 |
2006年 | 1155篇 |
2005年 | 1011篇 |
2004年 | 943篇 |
2003年 | 902篇 |
2002年 | 805篇 |
2001年 | 621篇 |
2000年 | 500篇 |
1999年 | 248篇 |
1998年 | 153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88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学术界说法不一,大部分教科书以1917年为限.随着“重写文学史”“新文学整体观”等主张的提出,不少学者则主张把现代文学的起点前移.围绕1917年与1918年的《新青年》,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从现代的文学观念、文学创作以及现代文学场形成三个方面分析论证后,可以得出结论,即1918年应该确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并由此可以管窥《新青年》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肇始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2.
《平家物语》的历史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的军记物语产生于连年战乱之后的和平时期,战争的苦难经历使和平时期的人们思考了许多问题,因此,军记物语描写了人的尊严,父子、兄弟的亲情,妇女儿童的蒙害以及战乱带来的悲剧。以超越了敌我,超越了胜负的视点来洞察人与社会,表达了终于迎来和平的人们希望社会永久安稳的心愿。 相似文献
113.
114.
唐诗研究 ,一向是学界最为重视的领域 ,古今相关的各类著述汗牛充栋、难以胜计。不少诗人、诗派或诗作赢得论者格外关注 ,“千家注杜”之类的说法 ,便是这种情况的最好注脚。然而 ,近些年来 ,唐诗 (乃至整个唐代文学 )研究似乎陷入低迷状态 ,其表征之一是很少唐前、唐后文学研究中不时出现的热点关注、轰动场面。细细推究 ,唐诗历代为人所重 ,令人不免宝藏掘“尽”之感 ,当为原因之一。因此 ,如何选取新视角、开拓新领域 ,就成为唐诗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表明此项任务进展的标志 ,则是出现专门的研究成果。王辉斌教授的《唐代诗人婚姻研… 相似文献
115.
城市身份与地位的变化决定着城市的命运,也影响着城市空间意象与心理想象的建构.近代北京在国都南迁后改称北平,面临着重新塑造自身形象的问题,城市文化生产与文学记忆的逻辑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作为城市旅游手册的系列北平"指南"与各种文学书写中,北平由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都转变为以保存传统为要务的故都,北平的文化生产与文学记忆亦由对城市现代化的向往转为寻求文化之维,最终将北平建构为一个文化古城. 相似文献
116.
117.
美学作为产生于西方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传到中国后在原理层面发生了诸多变异。在中国文论这个特殊的变异场,美学原理的变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审美对象由造型艺术拓展到文学;第二,审美经验的基本范畴从移情变异为情感;第三,审美功能取代以审美态度为核心的审美本质的探讨。变异的实质是既有原理无法解释新的材料,中国学者不得不对原有的知识内容进行更新,这是有理论贡献的学术创新。变异后的美学原理有效填补了过往的研究空白,能够涵盖更多门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8.
119.
成海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3):38-41
文学领域中的道德危机和道德失范带给人们的道德破坏和精神伤害对社会和谐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利的因素,社会现实要求对文学的伦理学研究。文学伦理研究的价值表现在文学能形象鲜明地反映人的处境、性格、命运以及社会道德的冲突和个人精神的状态,生动体现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理想的探求,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故而与现实人生和社会伦理有一种深刻而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