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97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管理学   352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408篇
人才学   34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269篇
理论方法论   1024篇
综合类   13072篇
社会学   1595篇
统计学   4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1434篇
  2013年   1360篇
  2012年   1582篇
  2011年   2175篇
  2010年   2026篇
  2009年   1559篇
  2008年   1609篇
  2007年   1363篇
  2006年   1164篇
  2005年   1007篇
  2004年   942篇
  2003年   882篇
  2002年   779篇
  2001年   613篇
  2000年   500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971.
20世纪中国文学历经了从挣脱古典到拥抱现代的文学嬗变过程,折射出璀璨夺目的人类文化精神之光.它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需要源源不竭地延续下去,根据"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的文学发展规律,21世纪文学的最佳选择是实际也很可能是走多元并存、"和而不同"的道路,即不失母民族血统的"文化混血".  相似文献   
972.
杜拉斯的《情人》和《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两部小说的情节是基本相同的,讲述的是一个法国少女与一个中国男人的爱情故事,都是作家对自己这段爱情往事的回顾.但不一样的叙述视角,带来了不一样的情感真实.《情人》采用的叙述视角是第一人称为主,第三人称为辅,为读者开辟了获取信息的“我”与“她”的双渠道;而《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是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偶尔掺杂作者的主观情感的介入,使得客观事件与客观人物更加逼真.  相似文献   
973.
渔猎文化和农业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在文化转型及其磨合中,满族的语言、心理、思维、风俗习惯等都发生了改变,满族文学创作也随之表现出了巨大的情感落差。文化转型中满族生活状貌的改变及情感变迁真实反映在满族文学作品中,造就了满族文学发展史上独特的景致。  相似文献   
974.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诸子寓言多是用来表达哲学观点,在历史散文中,《战国策》寓言是时代的折射,它用来传达纵横家的政治看法。本文将《孟子》寓言、《庄子》寓言、《韩非子》寓言与《战国策》寓言进行比较分析,着重论述《战国策》寓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975.
对中国文学中的"动物叙事"创作进行类型学意义上的考查,应该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按照历时的线性发展,对动物叙事的资源谱系与类型衍生加以系统梳理与有效论证。动物叙事这一特殊的叙事类型,其漫长的历史传承与自身类型繁衍、演进的不断完善进阶的过程,可以通过几个标志性的历史时段来进行考察,分别为先秦两汉时期、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段,它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动物叙事由最初的初创雏形期到渐趋繁荣发展、趋于平缓稳定并最终向完备的叙事学意义上的现代小说样式有效过渡的发展历程。而包括《山海经》《庄子》《搜神记》《太平广记》《西游记》《聊斋志异》《狼图腾》等诸多中国动物叙事历史上的代表性著作或合集皆纳入到论题的论述范畴之中,这也将有利于从历史与发展的维度对当代动物叙事创作的来龙去脉做出清晰而醒目的认证,进而把握与探询中国"动物叙事"的流传与演变的内在肌理。  相似文献   
976.
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周作人将“余裕”作为漱石文学的特色,最为看重和推崇的也是以《我是猫》为代表的能够体现“余裕”特色的前期作品。其闲适文学观深得“余裕”论神髓,但他对于“余裕”论的片面理解则消极影响了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977.
主持人寄语21世纪外国文学依然用艺术方式追寻与审视历史进程、表达思想,其中美学和政治争论的中心常常又是语言跟世界的关系。作家们大都在感悟人类文明智慧的同时,对这一文明本身又抱有矛盾的态度,或加以正面表现,或加以拒斥反省。由于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他们在叙事视角、审美追求、呈现方式和行文品格上又各有千秋,但都不同程度地积极回应、参与或批判全球化进程,并在对20世纪文学传统的继承中展现人类新的自我与心路历程。作家们通过绘制、窥  相似文献   
978.
卷首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主题为"玉帛之路——丝绸之路形成史考察",叶舒宪《鸠杖·天马·玉团——玉帛之路踏查之武威笔记(二)》,通过河西走廊上历来向东输送最多最频繁的两种物——玉石和马匹来解说中原王朝与西域民族间贡物贸易的纽带关系并诠释中国所以为巨大版图之多民族国家的道理。易华《齐家玉器与夏文化》通过玉文化的盛衰来说明齐家文化是东亚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反映了夏朝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状况。冯玉雷《玉帛之路环腾格里沙漠路网考察报告》腾格里沙漠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979.
吴翔宇《五四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研究》一书,从"中国想象"的角度来解读五四儿童文学,独辟蹊径,探究了五四儿童文学参与中国新文学建构民族国家的话语实践,深化了儿童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论题,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80.
2011年,以"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为题的学术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的立项,标志着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正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文章在此回顾了文学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感谢了支持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前辈,并提出了未来需要警醒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