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5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管理学   1217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432篇
人才学   200篇
人口学   138篇
丛书文集   5816篇
理论方法论   1073篇
综合类   10269篇
社会学   975篇
统计学   183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526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731篇
  2014年   1420篇
  2013年   1316篇
  2012年   1221篇
  2011年   1368篇
  2010年   1355篇
  2009年   1279篇
  2008年   1660篇
  2007年   1133篇
  2006年   1048篇
  2005年   876篇
  2004年   719篇
  2003年   706篇
  2002年   584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人性视角     
人们看问题总有一个视角。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视角就有不同的结论。视角的本质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以,一个人看问题的视角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一个社会看问题的视角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眼下媒体经常发表一些体现人性视角的文章,这些文章看起来像小题大做,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92.
特稿     
《社区》2004,(19):10-17
  相似文献   
93.
我们在文化战略上应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在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广纳天下之精华,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未来的世界必将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或统一,也就是东西文化精神的结合、融合和整合。  相似文献   
94.
西方社会学理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众多的学派。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学派,本文简要介绍几种在西方社会比较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95.
96.
刘勰所讲之“道”,有道家的自然之道,《易传》的神理之道,儒家的政化、修身之道,诸子的学派之道,魏晋的玄学之道。他的“原道”,本在于“论文”,而刘勰之“论文原道”,主要是要求创作走自然之道,也在于纠正当时“浅而绮”、“讹而新”的文弊。并为后来韩愈之原道、柳宗元之论道,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97.
关于“现代性” 问题的讨论以其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内涵,而理应引起当代学界的重视。分析表明,这一概念主要是作为一种思想反思视野出现于当代人文学界,其复杂性集中表现于同启蒙现代性分庭抗礼的审美现代性中。因而通过对后者进行相对深入的辨析,我们有可能为审美理论的现代转型提供一个合适的思想语境。  相似文献   
98.
马基雅维利功利主义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马基雅维利是欧洲近代功利主义学说的奠基者之一。他通过把功利主义的思维方式引入伦理学、政治学和社会改革领域,从而赋予古老的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崭新的内容。马基雅维利功利主义思想不仅对欧洲近代功利主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欧洲乃至世界近、现代学术界和政界人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科学的宗教政策,可以减少人与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冲突,在促使信教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合作,从而实现社会精神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宗教论渗透到公共精神生活管理之中,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问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和重视生态和谐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内容相整合,提高环境意识,以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21世纪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