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34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9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39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1423篇
社会学   278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71.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就必须要进行深入、全面的改革.文章结合实践积累经验,对高校图书馆的内、外部运行机制进行论证与分析,提出改革与建设的方向和措施,以促进高校图书馆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2.
清代骈文作家经典化的路径有很多种,其中清代骈文总集的"选择",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纵向维度看,清代骈文总集对于当代作家的经典化选择,可以划分为前后相继而发展渐次深入的三个阶段,即清代初期、中期和晚期。从横向维度看,这种经典化选择,有着两个主要的运作机制:一是作家选择层面的累加与删汰,二是作家层次区分层面对相关作家骈文作品数量的差异性选录。毫无疑问,清代骈文总集的这种经典化选择,已经对清代数量庞大的骈文作家群体进行了非常重要的选择性呈示和传播,后世清骈作家接受比较全面的参照系,也由此基本构建起来,其文学史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73.
胡耀邦同志于1989年4月15日在北京病逝。屈指算来,他离开我们已25年了。近几年来,我陆陆续续地读了不少关于胡耀邦往事的回忆文章,感人至深。试摘耀邦同志的几段鲜活语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4.
针对中国古代文体的规定性和符号学特征,从两个方面展开对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学科思考:一是从基内涵与对象出发,探索中国古代文体学的性质;二是依据符号学理论阐述“文体”对内容的规定性,并通过和西方文体学之间的比较,确立文体学在文章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5.
稿约     
  相似文献   
176.
177.
海马 《金陵瞭望》2009,(12):70-70
何为“人文精神”? 这是一个新词.《双语词典》里面是没有的。而且。它是典型的“中国制造”。它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学者陈晓明等人的文章《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该文引发了那场著名的关于“入文精神”的大讨论.或者说,中国当代思想史上一场“大混战”。但是.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湿战”之后.除了产生了几个学术明星之外,似乎并无什么结果。“人文精神”终为何物。反而是越辩越模糊,从糊涂开始,以糊涂终结。  相似文献   
178.
179.
茌平人马周,客游长安,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六月,壬午,以旱,诏文武官极言得失。何武人不学,不知所言,周代之陈便宜二十馀条。上怪其能,以问何,对日:“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上即召之;未至,遣使督促者数辈。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寻除监察御史,奉使称旨。上以常何为知人,赐绢三百匹。  相似文献   
180.
杜贵晨 《南都学坛》2004,24(1):74-79
《儒林外史》首先是一部为"儒林"立品的正面文章,其次才是为"世人"矫俗的"讽刺之书"。它并无教人一定不科举、不征辟、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贵"的意思。它只是把"富贵功名"与"性命"相对比,把科举做官等"荣身之路"与"文行出处"相对比,强调"性命"即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作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带有"复古"倾向的理想主义者,遭遇"一代文人有厄"的时局,所以小说更多对"风尘恶俗"的讽刺与批判。《儒林外史》不仅为明清二代的"儒林"写照,而且为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写心。它是我国第一部深入探讨知识分子命运及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思想家的小说,它"足称讽刺之书",是我国社会小说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