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85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433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文艺学发表高见,并以此为"唐风汉韵"再献上几份"锦绣斑斓"。当代文艺学已经不满足于"李白杜甫司马长卷",但在这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时代,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让我们所重构的礼义春秋能够和世界接轨。"重新进行创造性的阐释"不但意味着我们应该有"走为麒麟飞为鸾"的自由心态,而且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有"秋风谬掌花柄权"的机制和氛围。古代长安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辉煌,当代中国的文化气候正在召唤着更多的辉煌。从思想构筑上说,纯粹的传统的中国的文艺学已经不可能了。如果说文艺是距离潜意识最近的意识形态,那这种潜意识的通俗化说法就是魂魄。重塑文艺学魂魄的途径之一是用"究天人之际于文本"的方法来丰富我们的审美历练,用"通古今之变于语根"的方法来深化我们生命的意义。文艺学的当代建构中还有许多更丰富、更深刻的意见,我们期望以此"沧海之一粟"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2.
在20世纪前50年."形式"一词从传入到学界对它的运用并专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从不成熟到成熟,虽处在启蒙救亡的大语境中,却在学理上达到了令后50年惊叹的成就,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尤其是向培良对这一对范畴的研究,既反对题材决定论,又反对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既赞成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两者都不能单独存在,又在整个的艺术创造活动中研究内容向形式的动态转化过程.但后50年学界对此并没有好好继承,究其原因,除了新中国成立后在文艺界长期贯彻<讲话>精神,政治倾向压倒学理倾向之外,也和学界对这些成果有意或无意的忽视有关.  相似文献   
63.
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在学生习得中常出现偏误、化石化现象。从隐喻的角度看,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意义均来自于其位移趋向意义的投射,因此,可以应用隐喻理论,引导学生建立复合趋向补语认知图式,并在此基础上,编排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教学顺序。在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教学顺序的编排中,可以主要考虑复合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  相似文献   
64.
<民族、国家与暴力>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勾勒出世界史的粗线条,其理论建构的核心在于现代性的四种"制度丛结",其理论建构的过程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过程.该书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出现了几点偏差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延展到的地方,并不是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地方;全面地肢解马克思主义直接影响了本书的科学性;离开马克思所处时代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是无力的.  相似文献   
65.
生态文艺学是一门新兴的由现代文艺学与现代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它以其宏阔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关注人与人的关系,而这两方面的关系都纳入人性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之中,为营造人类美好家园,塑造人的诗性灵魂,创造精神良方服务.在当代中国,这门前沿学科在政治上体现为邓小平同志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论述,在实践上体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6.
中西文学理论对话中的概念可对应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先霈认为,由于中国现在文艺学研究中的学术通则、惯例或者叫做“语法”是近一百年来逐步成的,并且主要是在欧洲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学科思维习性和学术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如何处理外来的、西方的学科惯例和本土的资源的关系,如何处理外来的、西方的惯例与本土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接受实践的关系,依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对术语、范畴的概念内涵取得共识,迫切需要一种使正常的学术交往得以进行的公用的术语词典。杨春时指出,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当代文学理论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动向——反本质主义,把文学的本质看作是一种没有确定内涵的历史性的观念。然而事实上,文学的本质是可以言说的,它既是历史性的又是超历史性的,因为文学既有现实层面又有审美层面。肖鹰认为,文学是人类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多面体。但是,现在对文学本质界定的主导观念仍然是单面、固定的“先验的本质观”。他借用亚里士多德关于事物存在的“四因说”,在语言(原料因)、意象(形式因)、作者(动力因)和价值(目的因)四个场面展开分析,从而将文学的本质纳入到一个动态立体的体系中。  相似文献   
67.
人本思想与当代外语教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进入"后方法论思考"阶段和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性回归,人们逐渐把外语教学的关注点投向学习者本身,人本主义思想开始在外语教学中流行。通过对人本主义思想内涵的介绍,从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等角度分析了它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当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8.
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哲学、地理、历史、文化渊源,思维方式方面体现出许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思维的方法上的辩证、整体性与个体、分析和模糊性与精确性的差异,在思维进程或轨迹表现为迂回式、圆式与直线式的差异,在认识世界的途径上为直觉、体悟与理性抽象,从思维的结构分析表现为具象与逻辑思维的差异,以及伦理性与科学性,过去趋向与未来趋向方面的差异.了解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会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缩短我们现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69.
改革开放的巨大革新力的影响下,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均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全球面临老龄化问题的今天,我国的老龄化有着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老龄化具有老年人数多、老龄化速度快、区域差异大的特点,在东方社会以尊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观念下,中国老年人的家庭养老问题仍旧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老龄出现的健康、高龄化趋势、再婚及易地养老等几个特点进行阐述,探讨我国老龄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趋向。  相似文献   
70.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终结论、文艺学边界、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化研究等问题曾引起热烈讨论。笔者也曾撰写过相关文章,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其中。现在看来,虽然相关的讨论业已平息,但许多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而面对逐渐变形走样的文学理论,一些学者也在积极地寻找着应对方案。我的方案很简单,就是要在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寻找一条通道,以期使文学理论走出困境。而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大概得从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双重缺陷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