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4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40篇 |
劳动科学 | 14篇 |
民族学 | 70篇 |
人才学 | 94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226篇 |
理论方法论 | 195篇 |
综合类 | 2613篇 |
社会学 | 874篇 |
统计学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260篇 |
2014年 | 597篇 |
2013年 | 420篇 |
2012年 | 410篇 |
2011年 | 355篇 |
2010年 | 326篇 |
2009年 | 359篇 |
2008年 | 371篇 |
2007年 | 336篇 |
2006年 | 215篇 |
2005年 | 194篇 |
2004年 | 185篇 |
2003年 | 153篇 |
2002年 | 129篇 |
2001年 | 139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星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4,(2):84-87
SHMJ:这届大学生展览可以说整体的感觉是水平比较齐整的,材料的选择、观念的表达、技巧手法的运用都很丰富。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黄山同学的作品《刺客列传》,能给我们讲讲你的创作灵感是怎么得来的吗?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创作切入点? 相似文献
992.
993.
高利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5):45-50
文章以为张问陶的诗学观点和袁枚大体属于同调,比较接近性灵说.船山诗的成就并不在于"对袁氏性灵说不足或弊端的补救,从而使性灵说有所发展"的理论贡献,而在于他对性灵派诗歌理论在潜意识之中合乎天性的认可和创作中在某些领域里的积极实践开掘. 相似文献
994.
许地山的《落花生》是一篇寓意隽永、短小精悍的散文。刘士聪的译文精妙地传达了原文的韵味。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韵味说,丰富了翻译美学思想。文章依照刘士聪对散文韵味的三分法,分别从声音和节奏、意境和氛围以及个性化语言三方面分析译文韵味的再现方式。 相似文献
99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治运动让顾颉刚先生深感紧张迫促,在镇反运动中因恐惧而拟遗嘱、违心地批判胡适、在思想改造运动中内心饱受煎熬,政治运动的洗礼终使他不得不对自己的生活与治学作出调整和改变。顾先生经过几番周折而最终确定择职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既缘于社会环境的压力和政府的安排,也出于对自家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自己事业发展的考虑。在唯物史观史学为主导的情况下,顾先生对自己的学术试图做出调整,却又勉为其难,自始至终未曾放弃的则是坚守其疑古学说和《古史辨》的成绩。 相似文献
996.
997.
说到语文学习中也可"不求甚解",可能部分老师和学生不会认同,字词句篇修辞语法,语文知识点繁多、分散,教学中应"求甚解",怎么还"不求甚解"呢?文、理科的学习都有可"不求甚解"的地方,语文学习中"不求甚解"意义更大。成语"不求甚解"出自于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但"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 相似文献
998.
<列子>并不是在宣扬自己的价值观,而是以寓言故事为根据,贬斥地主阶级的腐朽思想.作者对先贤寓言的摘录与自己的创造,无论是在现实生活的体味感受上还是在文本铺叙的意义上都应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作者置疑地主阶级的人生苦短说,鄙弃荒谬生死说,揭露"今世"纵欲说等荒谬言说.告诫我们,腐朽的价值观是剥削阶级的附属物,要充分认识剥削阶级道德治理的重大缺陷等. 相似文献
999.
<正>明清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大变迁时期。因而,关于明清时代中国社会基本结构及其演变历程的研究需要深入加以研究。在前贤诸多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近年尝试提出一种相关假说,名之为"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说"。已刊诸文,或讨论概念、方法,或考察特定具体问题,皆各有偏重,今将其要义再做概括性的说明,以求得关注此类问题的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一、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历史叙述,探索 相似文献
1000.
夜深人静的时候,笔者时常夜不能寐:倘若作为一位民政局的青年干部,一位所谓的"文学学士",也算是半个文字客的话,如果不将民政人那种集人道、博爱、奉献等于一身的事迹注入笔端,抒发无尽的情爱,我是否愧对了深爱我、关心我并且培养我成长的民政人,是否缺少一双鹞鹰般的眼睛呢?已故著名作家莫应丰曾写过一篇短文,题目叫《鹞鹰的眼睛》。文章指出:为什么经验丰富的作家总能找到好的题材,发现不平常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