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248篇
劳动科学   44篇
民族学   171篇
人才学   149篇
人口学   142篇
丛书文集   1129篇
理论方法论   237篇
综合类   2358篇
社会学   280篇
统计学   2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1019篇
  2007年   1176篇
  2006年   1087篇
  2005年   2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韩国新乡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国新乡村运动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及其特定的发展背景,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新农村建设在对策选择上要优先考虑农民富裕和经济权利保障,重点推进农村社会发展,并把农民的“精神启蒙”和技能培训作为长久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32.
“十五”期间我市区县建筑业施工企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乡镇集体建筑业脱钩改制、转换经营机制、规范有形建筑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提高行业经济效益确保建筑业生产逐年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33.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这五句话、二十个字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一刀切。具体到一地一村。怎样抓好落实,值得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突出发展和富民主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根据铜山实际,我们确立了“统筹规划,典型示范,梯次推进”工作原则,制定了铜山县新农村建设五年实施规划,以“十有”工程为载体,开展“创业杯”、“小康杯”、“新风杯”、“家园杯”和“和谐杯”“五杯竞赛”活动,实施百个机关包村、千名干部扶户、万名党员带动的“百千万”帮扶工程,年内重点抓好21个示范村建设,达到“十有”标准,以后每年都选择一批村重点扶持,到2010年底,全县有170个…  相似文献   
35.
2005年是我省“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实施《青海省扶贫开发规划》的关键一年。五年来,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国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的有利时机,积极落实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技术,以贫困村、户为对象,加快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村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修建改造乡村两级公路、广播电视信号的接人、贫困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子女就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通过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保障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为今后我省扎实有效的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6.
唐东  陈涛 《山东统计》2006,(6):17-18
建设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繁荣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37.
张彬 《统计与经济》2006,(2):I0001-I000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命题,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8.
谭书 《四川省情》2006,(10):53-54
书记走进“人民村”2006年2月9日,省委书记张学忠冒着新春后的第一场春雨,来到资中县鱼溪镇人民村考查新农村建设,顺便给村民们拜年。村内平坦整洁的水泥路一尘不染,一幢幢富有川南民居浓郁气息的小楼房耸立两边。山坡上的经济林——塔罗科血橙长得枝叶繁茂,一片郁郁葱葱;山下一口连一口的鲢鱼池映着新村的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园林图,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张学忠书记在农家小院里与村民们亲切交谈,得知村民们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700元,不少农民家里有电话,身上有手机,由衷地高兴,对该村建设取得的成效给予…  相似文献   
39.
一、郭家街道办事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情况 1、农村生产发展及产业结构。生产现状:产业经济基本趋于成熟。现有存栏量400头的世纪奶业有限公司、年出栏量2300头的华庆生猪养殖厂,以及小枣深加工、油料加工、蔬菜加工酿造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2100人,带动基地建设2.6万亩,畜牧养殖、山枣生产是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40.
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农业综合开发的机制创新,应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允许探索不同的开发模式,其资金投入机制应适度归并政府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