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74篇 |
免费 | 450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84篇 |
劳动科学 | 214篇 |
民族学 | 327篇 |
人才学 | 507篇 |
人口学 | 141篇 |
丛书文集 | 4691篇 |
理论方法论 | 1308篇 |
综合类 | 8376篇 |
社会学 | 1288篇 |
统计学 | 2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9篇 |
2023年 | 778篇 |
2022年 | 848篇 |
2021年 | 1076篇 |
2020年 | 827篇 |
2019年 | 523篇 |
2018年 | 185篇 |
2017年 | 346篇 |
2016年 | 524篇 |
2015年 | 685篇 |
2014年 | 1005篇 |
2013年 | 982篇 |
2012年 | 1212篇 |
2011年 | 1143篇 |
2010年 | 1084篇 |
2009年 | 1266篇 |
2008年 | 1440篇 |
2007年 | 924篇 |
2006年 | 788篇 |
2005年 | 784篇 |
2004年 | 596篇 |
2003年 | 556篇 |
2002年 | 495篇 |
2001年 | 452篇 |
2000年 | 323篇 |
1999年 | 149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21.
朱珍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87-94,128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被视为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的加速器。而混合所有制并非新提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已提出混合经济的思想。文章认为当下重提混合所有制是为了巩固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让国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混合所有制不是“国退民进”、或“国进民退”的零和博弈,而是可以实现“国民共进”的正和博弈。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应用正和博弈的思维看待混合所有制改革,采取渐进分类分拆的方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改革的关键点在于建立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2.
培养具有海权意识的大国公民是实现海洋大国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因素。高校应利用海洋形势与政策专题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新海权观。讲解当前海洋形势与海洋政策问题时应做到历史依据清晰、现实标准明确;对新海权观进行解读时应遵循四个原则,即用"综合"替代"单一"的原则、将中西海洋史相区别的原则、以国际海洋法为依据的原则、与海洋国防意识教育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3.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75-80
后现代主义力图消解现代主体性,而新自然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则把主体性从人引向自然。自然的主体性所包含的重大的理论价值在于对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消解,在还自然之魅的同时,还人以真正的生活世界。这种消解的可能性来自对主体性的存在论追问与重新理解。 相似文献
124.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1920年代末的上海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之下出现了以电影手法融入文学创作的"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其小说创作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以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大都市上海的空间景象;以行人视角与特写镜头呈现上海经验的具象文本;以承袭电影并超越电影的视觉洗礼,对繁华上海进行光色的解码。穆时英以其新颖的文学创作手法刷新着人们的上海都市认知,以文字建构上海都市景象。 相似文献
125.
范建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6):50-56
本文对中国清中叶与日本宝历至文化时期诗坛的"新格调派"浓德潜与皆川淇园的诗论作了比照,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26.
黄声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6)
80年代中期以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真实观遭到了先锋派创作和新写实小说的严重挑战,真实性观念在两股新的文学潮流那里被赋予崭新的涵义.三种小说艺术真实观共生共荣,左右了80年代中期以后小说创作的想象空间和叙事走向. 相似文献
127.
文章阐述了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意义,介绍了岗前培训的实施方法,提出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8.
129.
朱理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1):89-92
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文化传统,是在日本庄园领主间争夺土地的激烈斗争中产生的,是日本封建社会居于主体地位的道德规范。明治政权建立后,对封建武士道加以改造、利用,把封建武士道变成了近代日本的军人精神和国民精神,成为维护天皇制和对外侵略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