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70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222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伴随着中国央企高管限薪令的首次出台,社会大众对此项政策众说纷纭。一些人从其产生背景的角度探讨其时效性,一些人从监管机制角度看其实操性,还有一些人从与基层员工对比的角度看其公平性,可谓是见仁见智。而  相似文献   
42.
资讯     
发改委: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实现全覆盖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就此指出,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制度,从无到有。目前,这一制度虽然在基层实现了全覆盖,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孙志刚指出,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统筹推进综合改革,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是三年多来医改的重点和亮点,同时也是一项需要不断巩固完善的重点任  相似文献   
43.
针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制度的问题入手,利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其存在的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市场障碍,分析了垃圾行政管理权和经营权结合与分离的市场基础。提出了根据市场容量具有"跨域的共时性制度集合——整体性制度安排"特征的结合与分离共存模式。  相似文献   
44.
45.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分析切入点,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种成功的意识形态,它还能发挥诸多现实经济功能,在节约人民对于党执政合法性地位的认同成本、减小制度转轨与实施的成本代价、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搭便车"行为、节约用于人民群众的激励成本以及消除人们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摩擦成本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依据新制度主义的最新理论进展--"历史制度分析",可以将东北亚区域合作看作是历史进程中各种力量长期演化博弈的结果,是一个包括不同类型合作的内生的制度框架.现有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制度框架由三种不同类型的制度安排组成:自主型、合作型、协调型.  相似文献   
47.
运用战略管理理论中新制度理论,通过描述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与验证制度同构机制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选择过程的关键作用,以此揭示中国大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抉择时的制度根源。研究表明: 政府压力和资本市场等强制同构是影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根本制度原因,国家政策和政府压力有力地塑造了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和行为,国际资本市场利用其正式和市场权利推动和影响着中国大型上市公司采取积极主动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支持了制度理论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但没有发现以行业测量的模仿同构和以独立董事测量的公司治理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8.
新制度经济学的提出和盛行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带来重大影响,它关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理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及其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路径。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程序及目标的变迁历程,对于理清改革思路、确立今后的改革方向有着重要意义。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企业制度创新,其核心是实施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改革的发展和深化还要求政府的机制和职能也作出相应的有效的调整和转换。  相似文献   
49.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述评--政治学研究的社会学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为代表的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基础建立在“社会人”的假设基础之上。个人的政治行动受到制度的规定和制约,不完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个人的偏好不是既定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能够影响和塑造个人的性格、偏好以及行为方式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能够创造共同的文化和价值,培养公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50.
新制度政治学中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括分析新制度政治学对制度的理解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在政治组织分析中的正式制度及其特性、非正式制度及其特性和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是一种补充或替代的关系,正式制度影响非正式制度的运作轨迹,非正式制度也强烈影响着正式制度的政治功能;两者紧密结合时是一种补充关系,两者相分离时是一种替代关系。本文还尝试为新制度政治学的基础前景提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