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4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2330篇
劳动科学   197篇
民族学   297篇
人才学   446篇
人口学   135篇
丛书文集   4838篇
理论方法论   1236篇
综合类   8473篇
社会学   1208篇
统计学   282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782篇
  2022年   537篇
  2021年   854篇
  2020年   728篇
  2019年   460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534篇
  2015年   701篇
  2014年   1034篇
  2013年   1011篇
  2012年   1231篇
  2011年   1201篇
  2010年   1112篇
  2009年   1294篇
  2008年   1494篇
  2007年   1001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643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洛阳古都研究在学界向来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洛阳古都研究成果丰富,精彩纷呈.从学术史角度比较全面地总结和评述这方面已有的学术成果,指出其不足,对洛阳古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有效联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循环”相关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和已有文献的详细梳理,结合可获得数据,科学论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模型,设定核心变量“双循环交互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测度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联动能否有效激发全要素生产率,并在微观层面验证技术创新这一中介效应,解决“双循环”领域宏观和微观层面实证研究的可操作性问题。研究表明:首先,通过熵值法构建的内、外循环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即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其次,在宏观层面的实证检验中,“双循环”有效联动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在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中,总体上“双循环”有效联动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着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将科技创新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变量,验证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路径。  相似文献   
993.
以1998—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1234篇"工程训练"或"工程实训"为关键词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与知识图谱的方法对我国工程训练的研究脉络、内涵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并绘制出演化路径图。研究发现:我国工程训练研究的成果呈稳步增长趋势,研究的开展广泛和积极,其内涵也愈发丰富与多元,同时也存在学术力量比较薄弱,尚未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集群效应等不足。未来应加强与"四新"建设、"大工程观""大文科观"等多学科及新时代育人元素的融合发展;构建"多层次+多学科+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因材施教,尤其是通识教育的下沉式普及;结合虚拟教研室等技术,积极搭建青年教师学习、成长成才的交流平台,形成一定的研究力量梯队。  相似文献   
994.
艺术作为一种价值本体,其审美表现方式是感性直观性和情感评价性。其中的感性直观性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是艺术世界及其意义生成之机杼;情感评价作为区别于情感性的一种新概括,意味着艺术的规定性不在于是言情还是叙事,而在于其情其事只有经过个性情感评价的滤网才能成为艺术的内容,才能体现为审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在工科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课程具有重要地位。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工科人才的数学基础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本文深入分析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通过深度融入信息技术,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三维培养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做到“纵横兼顾、知能并举、思政进课堂”,解决新形势下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创新教学过程,打造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系统性与碎片化“三维融合”的交互式课堂,实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拓展,解决新形势下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创新教学评价,建立多方位全过程评价体系,督促学生有效参与每一教学环节,及时有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保证教学效果。创新教学的实验班与同等层次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对比表明,创新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活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关于形式——论审美价值的特性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审美和艺术,感性形式具有更加重要、更加显赫、更加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意义。除了审美价值的载体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之外,其他现象(包括非审美的其他价值现象)虽然并不完全排斥却并不必然要求具有感性形式。这正是审美价值形态的形式与其他现象、其他价值形态的形式的重要不同之处,也是审美价值形态的形式的根本特点之一。审美价值载体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然而这独立性只是具有十分有限的和相对的意义;一般说更加典型更加普遍的情况是,审美价值载体的感性形式总是具有完整性——完形性质。凡是审美价值载体的感性形式,毫无例外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对于审美价值形态来说,媒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审美价值的创造中,尤其如此。从审美和艺术的新现实、新实践来看,审美—艺术的新媒介与审美—艺术的新现象、新形式密切联系着。  相似文献   
997.
《诗经》研究,历经两千余年至今,已由传统的注释型、分析型向综合型转化。文章从刘毓庆《雅颂新考》入手,在揭示该书于史学、文学及文化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理顺了《诗经》研究的历史脉络,指明了《诗经》研究的未来方向,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诗经》文化价值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998.
托洛茨基的《新方针》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反对党中央的派别活动的新政纲”而予以全盘否定。实际上,《新方针》并不是与《关于党的建设》的决议相对抗的,而是20年代初俄共(布)党内关于党内问题讨论活动的产物,不是“派别活动的新政纲’;它并没有肆意侮辱老干部,别有用心地阿谀青年,挑拨老干部与青年的关系;《新方针》是反对官僚主义、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999.
英国学派和新自由制度主义是国际关系中两个学术传统与研究风格迥异的理论流派,虽然两者在国际无政府状态、国际政治行为体、国际秩序及国际制度等问题的认识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有关国际体系的本质的认识、涉及的制度类型以及对国际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所作的解释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大的差别.有些学者把英国学派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混同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只看到了两者的共同点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异.英国学派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在国际制度研究问题上的不同,既与英美学界对社会科学的解释以及两国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解不同有一定关系,也与两国学者不同的学术传统和环境分不开,更重要的是由英美战后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和面临的问题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以建国以来(1949年—1996年)同时存在于卫拉特社区内的新旧两种民俗形态为着眼点,凭借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从局部和整体上讨论了目前经济转型期内处于大西北腹地的“卫拉特蒙古人”这一文化圈内的民俗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