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65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在现代学史上,从化视域对中国社会深刻体认,对国人心态的独到感知,最具穿透力的莫过于鲁迅。他透过庸懒沉滞的物化世态层面.洞察了国人人性荒寒、灵魂愚蒙、心智弱钝的种种精神弊源。提出了救世先“救人”,立国先“立人”的博大至诚的人道慨念,并以清醒的意识.做出了择取西方科学、明的价值判断。在理性层面上,鲁迅接受了尼采、叔本华及托尔斯泰的人本学说和人道思想;在感性上,决绝封建礼教,启悟国民精神、指陈社会世相,切割人性弱点,救赎病态人生,展示了先生人道主义思想家的独具特质和民族魂人格高度。  相似文献   
182.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十几年间,学界对“民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民本思想的流变、民本思想在近现代的转变、当代中共的民本思想和有关研究状况的梳理等几个方面。这一时期“民本“问题的研究还拓展到中国经济思想史和当代民营经济、近现代新闻史和唐诗研究之中,孟子、黄宗羲、孙中山和中共主要领导人是受到较多关注的人物,各种“新民本主义“是引人注目的新说法之一。这段时期“民本“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重复性研究较多、对近代状况从历史角度系统梳理不够、基本资料整理滞后、基本概念混用,以及学风欠佳等问题。学界当在注意解决具体的学术问题的同时,能从学风上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83.
184.
梁启超的人学思想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特别关注人格建设与国家强大之间的关系,他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主张破除帝王、宗教、英雄(圣人)崇拜,在融会先秦诸子、佛教和泰西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以"内圣外王"的修身之道辅以现代国民的责任、权利、义务观念;一反农业社会的尚"俭"传统,鼓吹求利的人生观,通过改制变法保障国民性格的养成,最终形成理想国民——"新民".梁启超以充满激情的笔触完成的人学思想启蒙,已成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真正开端.  相似文献   
185.
19世纪末,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美育立人”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中断、深化几个阶段。具体而言,“美育立人”思想从梁启超提倡的“新民”到现代文学一致追求的“立人”,比较注重国民性的改造与独立人格的培养。在这过程中,哲学、教育、美学、文学等各种艺术,充实了“立人”思想的内涵。“立人”思想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既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内在与外在的双层功能,又对当下人文精神的塑造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6.
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源自西方的法律父爱主义理论主张政府在某些领域为了公民自身的利益可以不顾其意志而限制其自由或自治。结合中国问题意识,本文将它概括为“政府对公民强制的爱”。该理论与中国法律文化传统、法律规范与社会现实颇有契合之处,且与中国当前注重以人为本的新“民本”理念相适应,因此有广泛的适用空间。但是为了防止该理论的滥用,防止将人由目的变成客体,需要将其限定在不得侵犯作为基本权利核心的人性尊严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7.
"新民"指使民众觉悟更新,而"亲民"则指使民主富足安顿.如何恰当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或隐或显地成为历代统治集团的棘手问题.作为基本治国路线,二者谁先谁后,秦汉之前似已有定论.从<尚书><诗经>,到<管子><论语>董仲舒都在强调先富后教、由富而教.惟有贾谊侧重于"教"在"富"前,更强调道德教化与政治因素在领导人民、管理社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宋明时代,亲民与新民的关系一度发生动摇,朱熹径直用"新民"解"亲民",所凸现的是亲民的内圣方面与内在特性,而王阳明则主张亲民就是"安百姓",着重突出的是亲民的外王方面,即如何使人群民众的生活能够安宁祥和.  相似文献   
188.
近代之初,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韩国爱国启蒙志士们的影响最为引人瞩目。梁启超在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基础上,为了摆脱国民的"愚民性"和"奴隶性",提出了"新民说"。培养"新民"同等于培养国家的势力,而培养"新民"正是当时梁启超创作文学的目的之一,梁启超的《新民说》对申采浩的《二十世纪新国民》影响甚大,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近代韩国文人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8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对中国国情认识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在现阶段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吸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在多方面实现了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超越:它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基础和决定作用,深化了对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以及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0.
立人思想在鲁迅早期思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了解鲁迅思想发展的钥匙。20世纪初,鲁迅从历史与现实多角度透视了国民精神素质,指出自大、自私、观望和奴性等国民劣根性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因此,国民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观念的更新和国民性的改造就是近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