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07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64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41.
牛孝杰1979年出生,安徽淮北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创作研究方向博士生,师从卢辅圣先生。主要致力于中国山水画创作及创作理论研究。牛氏孝杰,相城贤士也。性温智敏,怀仁诚敬,耽于文化而通达事理。孝杰兄幼承庭训,早随祖父读经史,国学筑基,见益于今。长而习画,转益多师;专业称精能,读书至博士,立论畅叙,时见妙语。  相似文献   
242.
《领导决策信息》2009,(25):11-11
邓玉娇案,无论诉诸法律还是常识,都并不复杂,它为何在一个月内震动朝野成为2009年以来最为人瞩目的事件?因为它将中国底层社会的生态展示得淋漓尽致!据6月23日《新民周刊》报道,这个典型的乡村小镇案件,给我们切近观察中国基层政府和司法体系的运作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243.
青年鲁迅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别求新声于异邦",在日本形成了其深刻与偏颇共存的立人思想.日本因素是造成这种共存状况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4.
清末民初研究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新国民"思潮,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梁启超的"新民说"与严复的"三民说"为代表,注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第二层次以孙中山的国民心理建设为主.第三层次以新文化运动先锋解放国民主体意识为主.  相似文献   
245.
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是人的现代化。早在八十年前,鲁迅已在批判西方文明偏至弊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主张。这一主张仍有现实意义。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借鉴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力避“西方之祸”,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提高民族素质,重构我们民族新的理想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246.
247.
在对殷周社会的历史反思基础上,周人清醒地认识到西周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国家形态的充满生机的“新造邦”(《尚书·君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造邦”之“新”是一种维新体系,既包括思想观念的天命之新,也包括社会形态的邦国之新。“新造邦”理念体现了西周初年政治家们的政治自信,也表现出他们内心的忧患意识和紧张心态。变革维新是西周初年的思想和文化潮流,“新造邦”是一个过程,需要对殷商移民进行思想改造,更需要富有古典人文主义精神的周代“新民”。“作新民”(《尚书·康诰》)是与“造新邦”相适应的政治理念,也是“新造邦”思想体系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石。以“新造邦”与“作新民”为代表的求新精神,标志着西周哲学的理性苏醒和思想黎明,集体主义背景下的朴素的人道思想是西周古典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48.
唐君毅先生为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从当下生命的真实感受出发研究哲学,对哲学特质、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作出较为细致与系统的思考,指出哲学的根本旨趣在于“立人极”以成就生命的真实存在,与一般人对哲学的论述有着鲜明的不同。唐君毅对哲学的看法有感于时代境遇,他对哲学的认识对当下生命主体有着不可忽视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249.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在我国先后经历了证据随时提出主义、证据适时提出主义以及对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矫正三个阶段,其对于促进程序公正和程序安定、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等都有重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举证时限制度在适用的过程中.也被发现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50.
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报》等,将宣传变法的阵地由国内移到了日本,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梁启超办报以“广开民智”、救国报国为宗旨,提出了“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以及经济上独立等基本原则。他把报刊当作维新派的阵地,鼓动“兴师讨贼”,传播西方新思想,主张报刊应发挥“监督政府”和“响导国民”的作用。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反封建进步意义,而且也是新闻报刊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